
(1).謂正式的途徑或程式。《紅樓夢》第一二○回:“惟有這 襲人 ,雖説是算個屋裡人,到底他和 寶哥兒 并沒有過明路兒的。”
(2).光明的道路。《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他還説指了小的這條明路,得了手,他要分半成賬。”
“明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正式的途徑或程式
指通過公開、合法或社會認可的方式完成某事。例如《紅樓夢》中提到襲人與寶玉的關系“沒有過明路”,即未經過正式婚配程式。該用法強調符合規範或禮節,常見于傳統文學作品中。
光明的道路
比喻正确的人生方向或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如《兒女英雄傳》中“指了小的這條明路”,即指引正确的路徑。現代例句中,“景觀照明燈未亮導緻明路不顯”則從字面引申出“清晰可見的道路”之意。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及文學作品用例,完整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明路》這個詞意指着可以清晰看到和走的道路,通常表示前途光明、方向确定的境況。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析。
《明路》是由兩個部首組成:日(rì)和止(zhǐ)。其中,日部表示太陽的形狀,也用于表示光。止部表示停下、走路的意思。
《明路》共有8筆,分别是:日(4筆)和止(4筆)。
《明路》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明”字寫作「明」。
古時候,“明路”可以寫作“明道”。在古代漢字中,“道”表示路,也可用于表示方法、道理等含義。
1.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一條明路。
2. 隻要努力學習,你就能走出一條通向成功的明路。
1. 招明路
2. 開辟明路
3. 明路可走
1. 光明大道
2. 明确路徑
3. 明晰出路
1. 歧途
2. 迷途
3. 不清晰的道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