訖情盡意的意思、訖情盡意的詳細解釋
訖情盡意的解釋
謂盡量滿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是則天地之威,不可經日浹辰;帝王之怒,不宜訖情盡意。”
詞語分解
- 訖的解釋 訖 (訖) ì 完結,終了:收訖。付訖。 截止:起訖。 起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盡意的解釋 ∶充分表達心意、情感他這首詩盡意地抒發了思鄉之情 ∶盡情;盡興星期天盡意地玩了一天詳細解釋.充分表達心意。《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孔穎達 疏:“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寫,是言不盡意也
專業解析
“訖情盡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毫無保留、徹底地表達或抒發内心的真實情感和心意。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 字義解析
- 訖 (qì): 本義為“終止”、“完結”、“完畢”。在此成語中引申為“完全”、“徹底”之意,強調動作或狀态的完成度。
- 情 (qíng): 指内心的情感、情緒、情意。
- 盡 (jìn): 本義為“完”、“竭盡”。這裡意為“全部用出”、“毫無保留地表達”。
- 意 (yì): 指心意、想法、意圖、意願。
- 綜合四字,“訖情盡意”即指将内心的情感和心意徹底地、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達到完全抒發、盡情宣洩的狀态。
二、 整體釋義
“訖情盡意”形容表達情感或心意時極其坦誠、真摯、透徹,不留一絲餘地或隱瞞。它強調表達的徹底性、充分性和完整性,常用于描述:
- 情感的宣洩:如悲痛、喜悅、思念等情感得到完全釋放。
- 心意的表達:如愛慕、感激、歉意、決心等心意被完整清晰地傳達。
- 意見的陳述:如坦誠相見,毫無保留地說出真實想法。
三、 用法與語境
- 褒義色彩: 該成語通常帶有褒義,贊揚表達者的真誠、坦率和深情厚意。
- 強調程度: 着重強調情感或心意表達的深度和廣度,達到了極緻。
- 常見搭配: 常用于描述書信、言談、藝術創作(如詩詞歌賦)或行為中情感的抒發。例如:
- “他在信中訖情盡意地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
- “一曲高歌,訖情盡意,唱出了心中的豪邁。”
- “兩人促膝長談,訖情盡意,消除了所有誤會。”
四、 參考來源
關于“訖情盡意”的釋義,主要參考了以下權威漢語工具書: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主編):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語最豐富、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詞典之一,對成語的源流和釋義有詳細考訂。
- 《現代漢語詞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作為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其對現代漢語常用詞語(包括成語)的釋義精準、規範。
- 《成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該詞典專門收錄成語,注重解釋成語的含義、出處及用法,是理解成語的重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訖情盡意”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qíng jìn y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盡量滿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強調情感和心意的完全釋放,常用于描述深厚的情誼或全情投入的狀态。
出處與背景
- 典籍來源: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帝王之怒,不宜訖情盡意。”,原指帝王不應過度放縱情緒,後引申為情感與心意的充分表達。
- 結構分析:聯合式成語,由“訖情”(情感終止)和“盡意”(心意完全表達)兩部分組成。
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賓語,感情色彩為中性。
- 例句參考:
- 兩人感情深厚,相處時可謂訖情盡意。
- 她對藝術的追求訖情盡意,傾注了全部心血。
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日常口語較少見。
- 潛在含義:雖強調情感釋放,但需注意語境,避免誤解為“放縱無度”(原典含克制之意)。
- 繁體寫法:訖情盡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三國志》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薄莫八譯杮附别隝裨衣裁紅點翠瞪眼雕绮谛觀二豪防把烽柝伏羲府主高伉工具箱國将古豔橫災後足黃菅黃糧家衍人給及第成名急健伎巧就功卷甲束兵空氣蘭釭鎯铛勞心焦思冷冷淡淡踉跄埒美買帆蜺雲泡毛鬼瓢笙窮測任天忍抑三壬守捉疏敗水彩畫水網菽粟四食時鲦鰤屯邸望婦堠晩學生薇蕨無方之民烏龍尾孝裙諧從洩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