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蘭缸 ”。燃蘭膏的燈。亦用以指精緻的燈具。 南朝 齊 王融 《詠幔》:“但願置尊酒,蘭釭當夜明。” 唐 施肩吾 《夜宴詞》:“蘭缸如晝曉不眠,玉堂夜起沉香煙。” 宋 張元幹 《菩薩蠻》詞:“蘭缸一點窺人小,春淺錦屏寒。”
“蘭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lán gāng
含義:指用蘭膏(一種以蘭草煉制的油脂)作為燃料的燈,也泛指精緻的燈具。
南朝齊詩人王融在《詠幔》中寫道:“但願置尊酒,蘭釭當夜明”,此處“蘭釭”即指夜間照明的蘭膏燈,烘托雅緻氛圍。
“蘭釭”是古代對燈具的一種雅稱,既體現燃料(蘭膏)的特性,又暗含器物精巧的意象,多見于詩詞或文獻中,具有文化意蘊。
《蘭釭》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用來插花的花瓶。蘭釭一詞可以用來形容華麗、高貴的花瓶。
蘭(部首:艹,外筆畫:5;總筆畫:8)釭(部首:金,外筆畫:6;總筆畫:14)。
《蘭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插花之風。蘭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花卉之一,象征高雅與純潔。釭則是古代文人們常用來插蘭花的花瓶,所以蘭釭成為指代花瓶的詞彙。
蘭釭的繁體字為「蘭釭」。
《蘭釭》這個詞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略有不同。如清代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蘭穠」。
1. 她在客廳裡放了一個精美的蘭釭,增添了房間的雅緻。
2. 這座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古代蘭釭,展示了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品味。
蘭花、釭瓶、蘭香、蘭草、釭筆。
花瓶、瓷瓶、玻璃瓶。
花盆、花籃、花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