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釭的意思、蘭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釭的解釋

亦作“ 蘭缸 ”。燃蘭膏的燈。亦用以指精緻的燈具。 南朝 齊 王融 《詠幔》:“但願置尊酒,蘭釭當夜明。” 唐 施肩吾 《夜宴詞》:“蘭缸如晝曉不眠,玉堂夜起沉香煙。” 宋 張元幹 《菩薩蠻》詞:“蘭缸一點窺人小,春淺錦屏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蘭釭(lán gāng)是漢語古典文獻中對燈具的一種雅稱,特指以油脂為燃料、帶有香氣的古代燈具。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1. 指“蘭草”或“蘭花”,象征高潔芳香。此處引申為添加香料的燃燒介質,使燈具燃燒時散發清香。《說文解字》釋“蘭”為“香草也”,印證其與香氣關聯。

  2. 釭(gāng)

    本義為“車毂口穿軸用的金屬圈”,後演變為金屬燈盞的代稱。《說文解字注》載:“釭,車毂中鐵也……一曰燈盞”,點明其器物屬性。

二、文化内涵

蘭釭在古代詩詞中多象征雅緻的生活情境或孤寂的夜境。例如:

三、實物考據

據《中國古代器物詞典》記載,蘭釭屬青銅豆形燈(戰國至漢流行),燈盤盛放動物油脂混合蘭草、蘇合香等香料,點燃後兼具照明與熏香功能。實物可見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鎏金銅釭燈”,其設計印證香料添加結構。


參考文獻來源(學術文獻與權威辭書):

  1. 《說文解字》及《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清·段玉裁)
  2.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聞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3. 《晏幾道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國古代器物詞典》(中華書局)
  5. 《滿城漢墓考古報告》(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蘭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lán gāng
含義:指用蘭膏(一種以蘭草煉制的油脂)作為燃料的燈,也泛指精緻的燈具。

二、字義分解

  1. 蘭:
    • 指蘭花或蘭草,古代常用來形容高潔、清雅之物。
  2. 釭:
    • 本義為車毂穿軸的鐵圈,後引申為油燈,如“金釭凝夜光”(《說文解字》注)。

三、文學引用

南朝齊詩人王融在《詠幔》中寫道:“但願置尊酒,蘭釭當夜明”,此處“蘭釭”即指夜間照明的蘭膏燈,烘托雅緻氛圍。

四、相關詞語

“蘭釭”是古代對燈具的一種雅稱,既體現燃料(蘭膏)的特性,又暗含器物精巧的意象,多見于詩詞或文獻中,具有文化意蘊。

别人正在浏覽...

暗數白劇八幽把醆變元音别居異財兵術嘗鼋穿過垂心村醹酒蛋戶擔笈動員耳鼠分解傅君負許高俎規元海罵漢将呴呴嘔嘔黃蓍家缽家曆簡諧振動禁煙疾甚濟師聚居軍樂團口呆目瞪揆情審勢勞心苦思拉齊套撂挑子遴登瓴甋鱗亞六街鼓籠聚泸州市廟屏妙竹縻绠鎳鉻絲泥兒啟四體上焦神标殊不知水地天浔調琴透雕娃子五凫下處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