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靈草。古時用以占卜。《楚辭·離騷》:“索瓊茅以筳篿兮,命 靈氛 為餘占之。” 王逸 注:“瓊茅,靈草也。”瓊,一本作“ 藑 ”。《漢書·揚雄傳上》:“費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瓊茅。” 清 黃宗羲 《萬裡尋兄記》:“蔔之瓊茅蚌殼間,茫然不得影響。”
(2).指菁茅。 春秋 時為 楚國 貢物,祭祀時用以縮酒。亦泛指貢品。 唐 劉禹錫 《為武中丞謝柑子表》:“果實既成,南方有貴;瓊茅合貢,中禁為珍。” 元 王旭 《喜雨》詩:“圜丘埋蒼玉,瓊茅縮緑醑。”參見“ 包茅 ”。
“瓊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瓊茅”兼具靈草與貢品的雙重屬性,既關聯古代占卜文化,也反映了春秋時期楚國的政治經濟關系。其詞義演變體現了語言與曆史文化的交織。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楚辭》或《漢書》相關注釋。
瓊茅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形容美麗的景色或者優美的環境。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片美麗的草原、花草叢生的山脈、或者如同翡翠一般的碧綠湖泊。總之,瓊茅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自然景觀的美麗和優雅。
瓊茅的部首是王(玉),它是由“王”字旁和“艹”字旁組成的。它的總筆畫數是12個。
瓊茅這個詞語最早來源于古代文獻《詩經》,其中有一首《周南·關雎》中有“繁弦吹,百瓊玖”,其中的“瓊”就是指的美玉之意。而在古代繁體字中,瓊的寫法是“瓊”。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和現代相比有一些變化。而瓊這個字也有一種古代的寫法,即在上方多了一個“王”字旁,寫作“王瓊”。這種寫法表示瓊是一種帶有王氣和高貴氣質的美玉。
1. 深山之中,有一片瓊茅般的原野,美不勝收。
2. 那湖泊清澈如瓊茅一般,宛如天上的明鏡。
瓊茅花、瓊茅苞、瓊茅廟、瓊茅酒、瓊茅望、瓊茅紗
美麗、優雅、秀麗、絕美、奪目、清新
丑陋、破敗、凄涼、荒蕪、髒亂、污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