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語的意思、曉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語的解釋

猶勸告。《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後 湍 頗失其心,有欲叛者,諸夷耆老相曉語曰:‘當為先府君故。’遂以得安。”《周書·赫連達傳》:“於是疊相曉語,鹹復舊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曉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典籍用例中分析得出:

  1. 字義解析:

    • 曉:本義為天明,引申為明白、知曉、使人知道。
    • 語:指說話、言語、告訴。
    • 組合起來,“曉語”的核心含義是通過言語使人明白、知曉。
  2. 詞典釋義: 根據權威漢語詞典的釋義,“曉語”通常解釋為:

    曉語 (xiǎo yǔ):猶勸說。用言語開導、說服,使人明白道理或接受意見。 這個釋義強調了“曉語”的勸谕、開導功能,目的是讓對方理解、醒悟或改變想法。

  3. 典籍例證: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有所使用,例如:

    《新唐書·姚崇傳》:“崇曰:‘… 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盡。古有讨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禦史為捕蝗使,分道殺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災者當以德,昔劉聰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禦史不應命。崇移書謂之曰:‘… 今坐視食苗,忍而不救,因以無年,刺史其謂何?’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此段雖未直接出現“曉語”二字,但姚崇移書給倪若水進行說服、開導的過程,正是“曉語”的典型體現。 來源:《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現代使用: “曉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書面化甚至略顯古雅的詞彙,使用頻率不高。在需要表達“用言語開導、勸說”之意時,更常用“開導”、“勸說”、“曉谕”(“谕”更強調上級對下級的告知)、“說服”等詞。

“曉語”意指通過言語進行開導、勸說,旨在使人明白事理、接受意見或改變行為。其核心在于“曉”(使人明白)與“語”(言語表達)的結合,強調言語的啟發和說服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曉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勸告,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現代部分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例證

  1. 《後漢書·西南夷傳》:
    “諸夷耆老相曉語曰:‘當為先府君故。’”
    (意為:各族長老互相勸告,表示應遵循先輩的遺志。)
  2. 《周書·赫連達傳》:
    “于是疊相曉語,鹹復舊業。”
    (指通過反複勸告,使衆人恢複原有生計。)

三、現代用法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周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媒白銅堤稗政北山别鶴離鸾插枝逞寒抽匣存坐德輶如羽貂帽疊辦鍛竈發簾反德匪什匪穴風厲旮旯兒工藝流程犷暴廣寒仙子錧鑰鬼陣頭風紅定花生豆魂不附體湖絲剪奪箋花驕麗寖迷金葉表絶陰矩彟開喉頓嗓開架款塞煉鐵爐漏掐鷗情蟠藤親眷啟詞乞漿得酒清閨窮阨窮巷陋室鵲渡十行本思量肅遏瑣任貪惡天年不遂統論頑銅尾燈五味子相經笑話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