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遠;遙遠。 唐 吳筠 《遊仙》詩:“高真誠寥邈,道合不我遺。孰謂 姑射 遠,神人可同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徐凝》:“忽自星沉,千載寥邈,後之學者,往往繼踵芳塵,文華偉傑,義逼雲天。”
(2).稀少。 明 宋濂 《贈李子貞序》:“昔天下盛時,文學行義之士,多出於 江 淮 以北,今豈異於昔哉,何其寥邈而未之見也?” 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寥邈矣,而先生獨奮發於陳編蠧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
“寥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由“寥”和“邈”二字組成:
注:該詞屬書面語,日常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
《寥邈》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景色或境界空曠遼遠、寂靜冷清。
《寥邈》由“宀”、“⻖”、“阝”、“廣”、“歲”五個部首構成,總共有22筆。
《寥邈》的源自《莊子·秋水》:“夫寥寥乎其無窮也!”其中的“寥寥”指的就是遼闊無窮的樣子。繁體字為「寥邈」。
在古代,「寥邈」的寫法可能有些變化,不過一般保持相對穩定的形式。
這片草原上,寥寥的牧民居住着,周圍的山巒構成了一幅寥邈的畫卷。
寥若晨星、深閨寥落、繁華寥落
空曠、廣漠、冷清、寂寞
繁忙、擁擠、喧嚣、熙熙攘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