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璚琯”。玉笛。 元 劉因 《記夢》詩:“ 金母 臨行有奇贈,玉簫璚琯聲清佳。” 元 陳基 《笠澤有懷》詩:“璚琯隔花聞夜曲,畫屏曉燭看圍棋。”
“瓊琯”是一個較為罕見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目前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方向:
在道教文獻中,“瓊琯”可能特指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本名葛長庚)。他道號“瓊琯”,被尊為道教南宗第五代祖師,主張内丹修煉,擅長詩文創作。此處“瓊琯”既是其修行境界的象征(如玉般純淨),也與其文學造詣相關。
由于該詞缺乏廣泛通用釋義,若出現在詩詞或典籍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例如:
建議提供具體出處或語境,以便進一步精準解析。
瓊琯(qióng guǎ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瓊(玉)和琯(工)。其中,瓊的拼音是qióng,具有玉石的意思;琯的拼音是guǎn,表示琮琴使用的絲弦。
該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音樂器樂文化,瓊琯是古代樂器的一種,形狀宛如琴類樂器,可以演奏悠揚動聽的音樂。這種樂器在古代被廣泛用于宮廷音樂和祭祀儀式。
在繁體字中,“瓊琯”被寫作「瓊瑾」,保留了詞語的原始意思和形态,繁體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台灣和香港地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略有變化,與現代有一些區别。對于“瓊琯”這個詞語來說,它的古字形是「瓊琯」。古代的漢字書法更加繁複而霸氣,給人一種古樸的美感。
示例句:
1. 清宮樂舞中,瓊琯聲聲動人心弦。
2. 曆史上許多祭祀儀式中都離不開瓊琯的演奏。
3. 古代皇帝喜愛聆聽瓊琯之音,以悅己心情。
相關詞語:
1. 疊瑤琴
2. 彈筝琴
3. 千古絕響
近義詞:
1. 琴
2. 弦樂器
3. 樂器
反義詞:
消聲匿迹
靜音
寂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