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柳下惠 的别稱。 唐 劉禹錫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别》詩:“重臨事異 黃丞相 ,三黜名慙 柳士師 。”參見“ 柳下惠 ”。
“柳士師”是春秋時期著名人物柳下惠的别稱,這一稱謂與他的官職及品行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來源
該詞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别》詩句:“三黜名慙柳士師”。其中“柳士師”指柳下惠,因其曾任“士師”(古代掌管刑獄的官職),故稱。
人物背景
柳下惠為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以賢德著稱,典故“坐懷不亂”即體現其品行高潔。他因堅持原則多次被貶黜,但仍不改其志,因此被後世賦予“柳士師”之稱。
文學引用
劉禹錫在詩中借柳下惠的典故,表達自身遭貶黜後仍堅守氣節的心境,側面印證了柳下惠作為道德典範的文化象征意義。
詞語結構
該詞融合了人物身份與品德特征,常用于古代文學中以喻指剛正不阿的精神。更多信息可參考劉禹錫詩作及相關曆史文獻。
《柳士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柳”和“士師”組成。
“柳”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7畫;“士師”中,“士”的部首是十,總共有3畫,“師”的部首是巾,總共有3畫。
柳士師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用來形容一個懂得利用智慧指導别人的人。
《柳士師》的繁體字是「柳士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對“柳士師”字的寫法也有所變化,具體詳情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柳士師,總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柳樹、士人、師長。
智者、導師、教師。
愚者、學生、徒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