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恩負義的意思、背恩負義的詳細解釋
背恩負義的解釋
同“ 背恩忘義 ”。《陳書·陳寶應傳》:“遂乃背恩負義,各立異圖。”
詞語分解
- 背恩的解釋 背棄恩義。《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天子以 紹 為太尉,轉為大将軍,封 鄴侯 ”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晔 《獻帝春秋》:“ 紹 恥班在 太祖 下,怒曰:‘ 曹操 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
- 負義的解釋 .背棄恩義。《後漢書·馮衍傳上》:“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軍殘衆,無補於主,身死之日,負義於時,智者不為,勇者不行。” 李賢 注:“負,猶失也。” 前蜀 杜光庭 《賀收隴州表》:“自 岐 郊負義,
網絡擴展解釋
“背恩負義”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èi ēn fù yì,其核心含義是指辜負别人對自己的恩情和道義,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釋義:形容人忘恩負義,不念舊情,違背他人給予的恩惠和情義。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背恩”和“負義”兩個近義部分構成,強調雙重否定。
- 感情色彩:貶義,常用于批評或譴責忘恩行為。
二、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出自《陳書·陳寶應傳》:“遂乃背恩負義,各立異圖。”
描述南朝陳國将領陳寶應背叛朝廷、自立為王的史實,後引申為對恩義的背叛。
- 其他用例:明代《包青天奇案》中也有“如此背恩負義之人,顧戀他甚麼?”的表述。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如“他背恩負義,令人不齒”。
- 適用場景:用于指責他人忘恩,或描述文學、曆史中的負面人物形象。
- 例句:
“公司曾在他困難時鼎力相助,如今他卻背恩負義,跳槽至競争對手處。”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擴展知識
- 英文翻譯:kick down the ladder(過河拆橋)。
- 辨析:與“背信棄義”略有不同,後者側重違背承諾,而“背恩負義”更強調對恩情的辜負。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陳書》或成語詞典中的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背恩負義
「背恩負義」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一個人對待他人不忠誠或不講信義。
這個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背」和「恩」。「背」是指背離、違背;「恩」是指恩情、恩義。拆分成五個筆畫:
- 「背」的拆分為4個筆畫(一橫、一橫、一撇、一橫)
- 「恩」的拆分為5個筆畫(一撇、一橫、一撇、一豎、一橫)。
《背恩負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曆史故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信義和感恩是重要的價值觀。背離這些價值觀被視為大錯特錯,因此形成了「背恩負義」這個成語。
在繁體字中,「背恩負義」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背恩負義」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并沒有特定的古代漢字記錄這個成語的寫法。
以下是「背恩負義」的例句:
1. 他連連給我借錢,卻在我困難時拒絕幫助我,真是背恩負義。
2. 小明向朋友借了書,卻把書弄丢了,實在是背恩負義的行為。
「背恩負義」的近義詞包括:背叛、背信棄義、不忠誠。
「背恩負義」的反義詞則是:忠誠、守信、感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