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徼的意思、窮徼的詳細解釋
窮徼的解釋
荒遠的邊境。 明 唐順之 《封知府朱公墓志銘》:“ 梧 ,瘴癘窮徼地也。” 明 歸有光 《解惑》:“君名在天下,雖嶺海窮徼,語及君莫不斂袵。”
詞語分解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 徼的解釋 徼 ǎ 同“僥”。 求。 徼 à 邊界:徼外。 巡邏,巡察:徼巡。徼道(巡查警戒的道路)。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窮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解釋
“窮徼”指荒遠的邊境地區,強調地理位置偏僻、人煙稀少且環境惡劣。例如,明代文人常用此詞描述邊陲之地的艱苦與荒涼。
二、出處與例句
- 唐順之《封知府朱公墓志銘》
文中提到“梧,瘴疠窮徼地也”,意為“梧州(今廣西一帶)是充滿瘴氣、疾病橫行的荒遠邊地”,通過“窮徼”凸顯當地的自然環境險惡。
- 歸有光《解惑》
寫道“雖嶺海窮徼,語及君莫不斂袵”,表示“即便在嶺南、沿海等偏遠之地,人們提及您(指品德高尚者)也會肅然起敬”,側面體現“窮徼”的文化疏離感。
三、詞語結構分析
- “窮”:本義為盡頭、極端,此處引申為“偏遠、閉塞”。
- “徼”:古義指邊界、邊塞,如《史記》中“南至徼外”,故“窮徼”組合後特指地理與文化雙重意義上的邊遠區域。
四、總結
“窮徼”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邊疆或未開化之地,既包含地理的荒遠,也隱含文明與中心的疏離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明代文集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窮徼
窮徼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窮和徼。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窮的部首是穴,總筆畫數為7;徼的部首是彳,總筆畫數為7。
來源
窮徼的來源可追溯到《文獻通考》中的一句話:“河南有窮,徼邑居之。”在這裡,窮徼指的是偏僻、邊遠的地方。
繁體
窮徼的繁體字為“窮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窮徼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康熙字典》中,窮有“灬龍”偏旁,徼有“巾彳”偏旁。
例句
1. 他生活在一個窮徼之地,與世隔絕。
2. 這座島嶼被大海包圍,處于窮徼之中。
組詞
窮山惡水、困窮、辦事無徼、腹背受敵等。
近義詞
窮鄉僻壤、偏遠、偏僻、荒涼等。
反義詞
繁華、繁忙、熱鬧、中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