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上》:“島中有國名 陀汗 ,兵強,王數十島,水界數千裡。”
“水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指地球表面及附近所有連續或非連續的水體系統,包括:
在佛教術語中,水界有兩種解釋: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陀汗國水界數千裡”,此處指水域疆域範圍。現代用法如:“油氣水界面确定方法”中的“水界”則指不同介質的交界層。
該詞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水域邊界,例如“分水界”指流域分界線。需注意與生物學分類的“界”(如動物界)區分。
提示:如需更詳細例句或佛學經典出處,可查閱《酉陽雜俎》《俱舍論》等文獻。
《水界》是指水域邊界,是由水體所圍繞的區域。在這個詞中,水代表着水、液态,界代表着邊界、界限。
《水界》的拆分部首是水字旁,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水(4畫)+ 丿(1畫)+ 田(5畫)= 10畫。
《水界》并非古代經典詞彙,而是近代衍生出來的詞語。它是由“水”的字義與“界”的字義組合而成的,形象地表示了水體所包圍的邊界。
《水界》的繁體字為「水界」,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由于《水界》是近代詞語,因此在古代不存在具體的寫法。然而,在古代文獻中,可以使用類似的詞語和表達來描述水域邊界。
1. 在夏天,清澈的湖水和藍天構成了美麗的水界。
2. 沿着大海岸線,我們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水界風景。
3. 這個島嶼被一片寬闊的河流包圍着,形成了天然的水界。
1. 水域(shuǐ yù)
2. 水面(shuǐ miàn)
3. 水邊(shuǐ biān)
4. 水下(shuǐ xià)
1. 水區(shuǐ qū)
2. 水域(shuǐ yù)
3. 水境(shuǐ jìng)
4. 水域邊界(shuǐ yù biān jiè)
陸界(lù jiè)- 指的是陸地邊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