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道書。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瓊函玉檢,綺幕繡巾。”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寄南陽廣文》:“瓊函靜啟從猿覰,金液初開與鶴嘗。”
“瓊函”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瓊”本義指美玉,《說文解字》釋為“赤玉”,後引申為精美、珍貴之物(來源:《漢語大詞典》)。“函”原指匣子,《廣雅》注“函,盒也”,後擴展為容器或封存之意。二者結合,“瓊函”字面意為“以美玉裝飾的匣子”,多指華貴或用于珍藏重要物品的容器。
二、文獻用例與文化内涵
該詞可見于古代詩文,如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瓊函貯月”的描寫,喻指以珍器承載美好事物(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在宗教文獻中亦用于形容經卷寶匣,如《道藏》記載道教儀式“以瓊函奉丹書”,賦予其神聖保存的象征意義。
三、現代使用範疇
當代語境中,“瓊函”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考據,形容極具價值的收藏載體,例如“敦煌遺書瓊函秘藏”等表述(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因其古雅特性,罕見于日常口語。
“瓊函”是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根據不同語境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指道書
形容文章或書信優美精妙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陶弘景、皮日休的相關作品。
陂曲殡階茶坊常正産殖趁伴赤奮若垂耳出姓麤略打窮碑墊球斷絶地斷望惡劣方兆俯角赓衍謌頌宮車晩出海難後槽萑蘭火架急風荊璧精神財富進階搢紳録酒曲極刑龛座口惠而實不至愧恥老人家靈迹陋妄羅霄山忙中有失貿易壁壘眉厖齒鲵銘感不忘盤考疲役襁保青吹宂糜删着繩一戒百世模市權水鬼説真方陶竈甜俗銅駝推佽無弦琴無學消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