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惡如雠的意思、疾惡如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惡如雠的解釋

同“ 疾惡如仇 ”。 《明史·周順昌傳》:“ 順昌 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疾惡如雠”是漢語成語“疾惡如仇”的異體寫法,其中“雠”與“仇”為通假字,兩者含義相同。該成語出自《後漢書·陳蕃傳》,原指憎恨邪惡如同憎恨仇敵一般,現多用于形容人愛憎分明、剛正不阿的品格。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疾”意為憎恨,“惡”指邪惡、惡行,“如仇”即像對待仇敵一樣。整體強調對丑惡現象或行為的強烈排斥态度。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其核心語義為“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痛恨”。

2. 詞源與演變

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時期,《晉書·傅鹹傳》中記載“剛簡有大節,疾惡如仇”,後經《舊唐書》《朱子語類》等文獻沿用,詞形逐漸固定為“疾惡如仇”。而“雠”作為“仇”的古字,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猶應也”,引申為對立、敵對關系。

3. 用法與示例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褒義語境,例如:“他身為法官,疾惡如雠,辦案從不徇私。”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該成語屬于書面語,常作謂語或定語,搭配對象多為社會公義、道德敗壞之事。

4. 近義與反義

近義詞包括“深惡痛絕”“義憤填膺”,反義詞為“同流合污”“姑息養奸”。需注意區别于“嫉惡如仇”,兩者讀音不同(“疾”讀jí,“嫉”讀jí/jì),但語義高度重合。

5. 文化内涵

成語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善抑惡”的價值取向,儒家經典《論語·泰伯》提出“惡不仁者,其為仁矣”,與“疾惡如雠”的倫理觀形成呼應,體現士人階層對道德底線的堅守。

網絡擴展解釋

“疾惡如雠”是一個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jí è rú chóu,其中“雠”與“仇”同音同義,均讀作“chóu”。成語由“疾惡”(憎恨邪惡)和“如雠”(如同仇敵)兩部分組成,強調對惡行的強烈憎惡。

  2. 釋義
    指憎恨壞人壞事如同對待仇敵一般,形容人剛正不阿、是非分明。與“疾惡如仇”完全同義,僅用字不同。

  3. 出處與典故
    源自《明史·周順昌傳》:“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雠。”描述明代官員周順昌剛直不阿、痛恨邪惡的品格。

  4. 用法與語境
    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褒揚正直品性。例如:“他一生清廉,疾惡如雠,深受百姓敬重。”。

  5. 近義詞與關聯詞
    常見同義表達包括“疾惡若雠”“嫉惡如仇”等,均體現對邪惡的強烈态度。

該成語通過比喻手法,生動刻畫了憎惡邪惡的鮮明立場,常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明史》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傲死不度雛鬟從事衫倒心伏計大權旁落達訓動心忍性鳳刹分色鏡頭符官茯苓負銜绀幡割驩公曹栱枅公餞孤孱換熱器昏睡霍霍焦唇敝舌矜持進鴆镌發巨指科目資格雷作曆觀靈帝理王冒色南華偶坐排語平聽平晝品綠頗黎秦海礐硞然除嗜酒成性手下留情四方步瑣瑣葡萄肅振桃圈逃越鐵帚頭工土營婉拒猥懦烏帽汙僞相視而笑邪徒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