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豪健。 晋 陆机 《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宋 叶适 《姜安礼墓志铭》:“君诗清壮抑扬,而不刻削以反今人之律。” 金 松岑 《文学上心美术观》:“短簫鐃歌,表其清壮;横吹边奏,寄其悲凉。”
“清壮”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其核心含义为清新豪健,常形容诗文、书法等创作风格兼具清雅与雄健的特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清”指清新、清雅,“壮”指雄壮、豪健,二者结合表示作品既有明净脱俗的意境,又有刚劲有力的表达。例如:黄庭坚评蔡琰书法“如胡笳十八拍,清壮顿挫”。
文学延伸
该词常被用于评价诗文的风格。如宋代叶适在《姜安礼墓志铭》中称其诗“清壮抑扬”,金代松岑则用“短箫铙歌,表其清壮”形容音乐与文学的交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论相关书籍。
清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清”和“壮”。
【拆分部首和笔画】
“清”的部首是“水”,笔画数为8;
“壮”的部首是“土”,笔画数为6。
【来源】
“清壮”的意思是指人的体态健美、骨骼健壮。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多用以形容青年人的强壮身体。
【繁体】
“清壮”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清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清壮”这个词语的字形稍有不同。其中“清”的古字写法为“靑”,“壮”的古字写法为“壯”。古时的笔画数分别为8和7。
【例句】
1. 青年时期的他身材清壮,精力充沛。
2. 这名运动员不仅技术娴熟,而且身体非常清壮。
【组词】
清秀、清纯、壮丽、壮烈
【近义词】
健壮、强壮、健美
【反义词】
衰弱、消瘦、虚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