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待人謙恭。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公宗室子,生而貴富,能學問,以中科取名,善自傾下,以交豪傑。” 宋 葉適 《沉元誠墓志銘》:“初入太學,司業、博士皆傾下之。”
“傾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傾下”意為待人謙恭、态度謙虛,通常用于描述地位較高者主動降低姿态、以禮待人的行為。
2. 讀音與注音
3. 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4. 近義詞與用法
近義詞包括“謙恭”“禮賢下士”等,多用于形容人際交往中的謙遜态度。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文解析或文學創作中。
5. 例句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傾下》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它包含了各種意思和用法。接下來我們将詳細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傾下》由部首倒和月組成,共有10個筆畫。
《傾下》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它的字義主要是指将某物傾斜、傾倒或傾瀉而下的動作。這個詞的衍生意義也非常豐富,可以用來表示人的姿态、态度或傾向等。
《傾下》的繁體字為「傾下」。
在古代漢字中,傾下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時候,它會寫作「傾下」,部分是因為古代漢字的書寫風格和現代有所不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靈活運用了一些認字技巧。
1. 雨點傾下,打在窗戶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2. 她把水果傾下來,大家一起分享。
3. 他傾下身子,細細地傾聽着奶奶的故事。
1. 傾心:全心全意、真心實意。
2. 傾斜:歪斜、傾向一側。
3. 傾城: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1. 傾瀉:噴湧、湧出。
2. 傾向:偏向、趨勢。
3. 翻倒:掉落、傾翻。
1. 豎起:直立、立起。
2. 舉過:擡起、舉起。
3. 收起:閉合、收攏。
以上就是關于《傾下》這個詞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