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部送的意思、部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部送的解釋

指押送囚犯、官物、畜産等。《唐律·職制·奉使部送雇寄人》:“諸奉使有所部送,而雇人寄人者,杖一百。” 長孫無忌 等疏議:“謂差為綱典,部送官物及囚徒、畜産之屬。” 宋 蘇轼 《徐州上皇帝書》:“蓋自近歲以來,部送罪人配軍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軍;軍士當部送者,受牒即行。”《宋史·瀛國公紀》:“ 會稽縣 尉 鄭虎臣 部送 似道 之貶所,至 漳州 殺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部送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義項:

❶ 押送物資或人犯

指由官方派遣人員護送、轉運重要物資(如糧饷、貢品)或押解犯人至指定地點。此義項強調官方組織的運輸行為,屬古代行政術語。

例證:

《資治通鑒·唐紀四十六》載:“江淮轉運使遣吏部送米十萬石至京師。”

《宋史·職官志》提及地方官府需“部送囚徒至大理寺複審”。

❷ 分批遞送

指将大量物品分批次運送,以降低運輸風險或提高效率。此用法側重運輸策略,現代語境中偶見于物流領域。

例證:

清代《戶部則例》規定:“邊關軍饷,分三路部送,每旬一發。”


詞源解析

“部”本義為“統轄”“安排”(《說文解字》:“部,統也。”),引申為分派任務;“送”即運送。二字組合凸顯官方主導的分派運輸行為,屬古代行政術語,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釋義條目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職官制度相關注解
  3. 《資治通鑒》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二百二十八
  4.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校勘本

網絡擴展解釋

“部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部送”指官方對囚犯、官物、畜産等進行的押送任務,常見于古代法律文書和行政場景。例如《唐律》規定,負責押送的官員若私自雇傭他人代行職責,将受杖刑處罰。

二、詞源解析

三、文獻例證

  1. 唐代法律:《唐律·職制》提到“奉使有所部送”,明确押送官物、囚徒等屬于官員職責。
  2. 宋代記載:蘇轼在《徐州上皇帝書》中提及“部送罪人配軍者”,說明宋代沿用這一制度,且由禁軍執行押送。
  3. 綜合釋義:該詞涵蓋押送對象(囚犯、物資、牲畜)和官方屬性,強調任務的法律強制性。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部送”已不常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其含義可類比現代“押運”“押解”,但更具古代行政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或詞彙演變,可參考《唐律疏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望碧落界賓詞剝蝕部選草架插燭忱辭楚梼斷燼枋臣鳳凰诏共商國是共同綱領诟責關夫子光面棺錢瓜子臉歸标漢東蚌衡計瀖泋焦桐捷足寄屬己私儈驵枯敗狼心料來烈火烹油禮閣臨時施宜鲈鯉明靡男女老小鬧喳喳起起欠欠毬路錦券内榮潤蹂蹃弱質射的盛務聖胤神屋瘦骨零丁首逆思儡唐三藏天門冬聽神經頹瀾娴都相機香樓潇散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