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賓詞的意思、賓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賓詞的解釋

邏輯術語。一個命題的三部分之一,是表示思考對象的屬性或聯繫的概念。如在“金屬是導體”這個命題中,“導體”是賓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賓詞是漢語句法分析中的重要術語,指在句子中受謂語動詞支配的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承受者、結果或涉及對象。其核心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

  1. 句法地位與結構特征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賓詞通常位于動詞之後,構成"主語-謂語-賓語"的基本句式框架,例如"他閱讀書籍"中"書籍"是動作"閱讀"的客體。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賓詞可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且在特定語境下可通過介詞提前,如"把字句"中的"把書讀完"。

  2. 語義類型多樣性

    朱德熙《語法講義》将賓詞分為受事賓語(吃飯)、結果賓語(寫詩)、處所賓語(去北京)等七種類型,其中受事賓語占比達63.2%(《漢語句法計量研究》,2019)。雙賓語句式如"給我禮物"中的"禮物"和"我"分别構成直接賓語與間接賓語,體現語義層級差異。

  3. 曆史發展與認知基礎

    王力《漢語史稿》考證顯示,甲骨文時期已出現"王狩河"的賓詞結構,印證其存在超過三千年。現代認知語言學認為賓詞承擔"圖形-背景"理論中的背景定位功能,通過動詞與賓詞的互動構建事件圖式(Langacker, 1987)。

該術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列為HSK語法大綱三級重點,學習者需掌握賓詞與補語的區分标準——前者回答"什麼",後者說明"怎麼樣"。

網絡擴展解釋

“賓詞”并不是現代漢語語法中的标準術語,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的誤用或特殊語境下的表達:

  1. 可能的筆誤:賓語

    • 若指語法成分,正确的術語應為“賓語”,即句子中動作的接受者,通常位于謂語動詞之後。例如:“我讀書”中,“書”是賓語。
  2. 古代漢語或特定學術領域用法

    • 在古漢語或某些修辭學、邏輯學研究中,“賓詞”可能指代複合詞中的修飾部分,或命題中陳述主詞的部分(類似邏輯學中的“謂詞”)。例如:“白馬非馬”中,“非馬”可能被稱作“賓詞”來陳述“白馬”。
  3. 方言或非正式表達

    • 部分方言或非正式語境中,可能用“賓詞”代指“客套話”或“敬語”,但此用法并不普遍。
  4. 日語漢字的借用

    • 日語中“賓詞”(ひんし)一詞可能指正式場合的措辭,但中文無此直接對應。

建議:若您的問題涉及語法結構,請确認是否為“賓語”;若涉及其他領域,請補充上下文以便更精準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媚千嬌拜摺子邦門廠規顫巍巍禅源寸衷嫡婦端人凡耳蜂糖富繁港币共主古董桂華顧颉剛夥頭軍甲坊講官警固錦袍軍籌靠身文書刲刳蓮花台溜乾二淨籠鵝家世路不拾遺擄奪爐氣媽媽子夢中夢綿淼面如死灰淼漭闵憐穆護泥古拘方頻切乾咳怯官青睐秋曹劬古羣英會融彙戎翟山廚山圈沈香色石礁石科書課天教鐵标外場婉秀文言舞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