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衰弱的體質。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弱質難恒,頽齡易喪,撫鬢生悲,視顔自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王生 道:‘若得賢妻如此用心,使我重見天日,我病體也就減幾分了。但恐弱質懨懨,不能久待。’” 清 黃景仁 《過高淳湖水新漲舟行蘆葦上十馀裡》詩:“先時弱質易驚秋,此日偏令遠目愁。”
(2).指女子或女子的身體。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質柔如水。” 宋 梅堯臣 《汝墳貧女》詩:“弱質無以託,橫屍無以葬。”《天雨花》第十回:“弱質柔姿怎受刑?” 清 周亮工 《廩延壁上和雲間娟姬詩》:“江幹弱質濁河邊,載得蘭苕艷即仙。”
(3).薄弱的才能。 唐 錢珝 《為集賢崔相公讓大學士第二表》:“臣腐材弱質,叨列公台,何施尊主之能,未立為臣之節。” 宋 葉適 《除太府卿淮東總領謝表》:“猥用榮章,被之弱質。” 元 貢奎 《次韻袁伯長舟中雜書》之一:“弱質辭官責,歸心數驛程。”
“弱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uò zhì,由“弱”(虛弱)和“質”(本質、體質)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理解:
指身體或精神上的虛弱狀态。例如:
古代文學中常以“弱質”委婉形容女性柔弱的特質。例如:
用于謙稱自身能力不足。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用法差異,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弱質》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某人的體質或性格軟弱或虛弱。下面将詳細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弱質》的拆分部首是「弓弓」,第一個「弓」表示彎曲弓的形狀,第二個「弓」表示彎曲或曲折。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第一個字「弱」的筆畫數為10,第二個字「質」的筆畫數為4。
《弱質》是由中文組成的詞彙,完整的詞語意思是指人體弱、性格軟弱。這個詞彙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或性格特點,表示他們缺乏力量、抵抗力或韌性。
《弱質》的繁體字為「弱質」。
在古代漢字中,「弱質」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弱」可以寫成「弋韭又一」,表示柔弱無力;「質」可以寫成「貝止」,含義與現代寫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弱質》的例句:
與《弱質》相關的組詞有:
與《弱質》近義詞有「脆弱」和「柔弱」,表示體質或性格上的虛弱。與《弱質》反義詞有「強壯」和「堅強」,表示身體或性格上的強壯和堅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