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部送的意思、部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部送的解释

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唐律·职制·奉使部送雇寄人》:“诸奉使有所部送,而雇人寄人者,杖一百。” 长孙无忌 等疏议:“谓差为纲典,部送官物及囚徒、畜产之属。”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盖自近岁以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军士当部送者,受牒即行。”《宋史·瀛国公纪》:“ 会稽县 尉 郑虎臣 部送 似道 之贬所,至 漳州 杀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部送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❶ 押送物资或人犯

指由官方派遣人员护送、转运重要物资(如粮饷、贡品)或押解犯人至指定地点。此义项强调官方组织的运输行为,属古代行政术语。

例证: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载:“江淮转运使遣吏部送米十万石至京师。”

《宋史·职官志》提及地方官府需“部送囚徒至大理寺复审”。

❷ 分批递送

指将大量物品分批次运送,以降低运输风险或提高效率。此用法侧重运输策略,现代语境中偶见于物流领域。

例证:

清代《户部则例》规定:“边关军饷,分三路部送,每旬一发。”


词源解析

“部”本义为“统辖”“安排”(《说文解字》:“部,统也。”),引申为分派任务;“送”即运送。二字组合凸显官方主导的分派运输行为,属古代行政术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义条目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职官制度相关注解
  3.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二百二十八
  4.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校勘本

网络扩展解释

“部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部送”指官方对囚犯、官物、畜产等进行的押送任务,常见于古代法律文书和行政场景。例如《唐律》规定,负责押送的官员若私自雇佣他人代行职责,将受杖刑处罚。

二、词源解析

三、文献例证

  1. 唐代法律:《唐律·职制》提到“奉使有所部送”,明确押送官物、囚徒等属于官员职责。
  2. 宋代记载: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提及“部送罪人配军者”,说明宋代沿用这一制度,且由禁军执行押送。
  3. 综合释义:该词涵盖押送对象(囚犯、物资、牲畜)和官方属性,强调任务的法律强制性。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部送”已不常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其含义可类比现代“押运”“押解”,但更具古代行政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或词汇演变,可参考《唐律疏议》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生棒子面碧洲潺沄惷惷茨菰摧裂大辂椎轮盗匿道神大岘跌交多话肥轻该着鲠咽孤伶恨悒荭草画神艰瘁艰否截拦阶庑金斗竞凑金钥匙九能君母看墓孔道览究利用历子瘰癧麦角霿雺墨荡子木神贫贱不移品进启惎弃礼求友权星软公鞋舍监神粹神魂摇荡使乎手锯手提箱说教私责条格体疗停战通综橐戢卫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