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貌。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孫綽<雜述>》:“冏冏秋月明,憑軒詠 堯 老 。”《魏書·術藝傳·張淵》:“三台皦皦以雙列,皇座冏冏以垂暉。”原注:“皦皦、冏冏,皆星光明之貌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六:“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清 曹寅 《金縷曲·七月既望與夢庵西窗步月口占述懷》詞:“起護簷牙雙白朵,彈指西窗冏冏夜半也。”
“冏冏”是一個漢語疊詞,讀音為jiǒng jiǒng,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光明、明亮的樣子。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詞義
“冏冏”源自“冏”的本義,表示光明、明亮。古代文獻中常用來形容月光、星光等明亮的狀态,例如南朝江淹的“冏冏秋月明”,以及唐代韓愈詩中“月吐窗冏冏”的描寫。
構詞特點
應用與文獻例證
與現代用法的區别
需注意,“冏”在現代網絡文化中衍生出“窘迫、尴尬”的戲谑含義(如“囧”字表情),但這一用法與“冏冏”的傳統詞義無直接關聯。
總結
“冏冏”是古漢語中形容光明的疊詞,多見于詩文,強調明亮、通透的意象。現代使用時需注意區分其傳統含義與網絡戲谑用法。
《冏冏》是一個形容詞,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表情或态度呆闆、木讷、無聊、缺乏激情等。這個詞通常用于貶義,暗示一個人缺乏活力和魅力。
《冏冏》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冏和冏。冏的拼音是jǐong,它的意思是光亮、明亮;是漢字中的一個很常見的部首。冏的部首冫,是“冷”的意思,冏的音是jiǔnǎn。“冏”這個字總共含有七個筆畫。
《冏冏》是漢字,起源于中國的古代漢字。目前來看,該字尚無繁體形式,隻有簡體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據我所知,沒有關于《冏冏》這個字古時候的寫法的具體記錄,因此無法确定其古代的寫法。不過,根據漢字演變的規律,可以推測它的形狀可能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
1. 他整天冏冏地坐在那裡,一點都不積極參與讨論。
2. 她面無表情地冏冏地走過大街,看起來很無聊。
3. 孩子們對于這項活動沒有任何興趣,他們現在都開始冏冏了。
冏冏的相關詞語有:冷冷、悶悶、得意忘形、無趣、懶散等。
與冏冏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乏味、生硬、呆闆、死闆、枯燥等。
與冏冏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活力、興奮、熱情、激情、生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