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核實。《書·呂刑》:“五辭簡孚,正於五刑。” 孔 傳:“五辭簡核,信有罪驗,則正之於五刑。”
“簡孚”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根據《尚書·呂刑》記載,“五辭簡孚,正于五刑”,這裡的“簡孚”指通過簡核驗證确保案件證據可信。孔穎達注疏解釋為“五辭簡核,信有罪驗”,即通過精簡核實的司法程式确認事實可靠性。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司法嚴謹性。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分解為:
古籍引用時建議采用第一種釋義,現代語境下使用第二種含義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兩種解釋的差異主要源于古今語義演變,權威古籍注疏更側重司法核驗本義。
簡孚(jiǎn fú)指的是一個人或事物簡單而又可靠,不誇張、不虛假的品質。
簡孚的拆分部首是“竹”,筆畫數為10畫。
簡孚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原指竹簡(用竹片制成的書寫材料)和竹牒(記錄内容的竹片)。後來演變為表示一種簡單可靠的品質。
《簡孚》的繁體字寫作「簡孚」。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簡孚」的寫法與現代相似,同樣是由竹部和孚部組成的。
1. 他的工作作風簡孚,備受信任。
2. 這個産品的設計簡孚實用,廣受好評。
簡單、簡潔、簡明、可靠、忠實
簡單、純樸、正直、可信
複雜、虛假、欺詐、不可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