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服的意思、挂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服的解釋

亦作“掛服”。1.謂離任、去官。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挂服捐駒,前良取則。”

(2).戴孝。 宋 蘇轼 《辨謗劄子》:“臣於是歲三月六日在 南京 聞先帝遺詔,舉哀掛服了當,迤邐往 常州 。”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韓琦》:“ 英宗 即位數日,挂服柩前,哀未發,而疾暴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挂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古代含義

  1. 離任、去官
    指古代官員辭去官職或離職。例如南朝梁代任昉在《〈王文憲集〉序》中提到“挂服捐駒”,描述官員卸任的場景。

  2. 戴孝
    表示穿戴喪服以哀悼逝者。宋代蘇轼在《辨謗劄子》中寫道“舉哀挂服”,即指為去世的皇帝服喪。


二、現代含義(成語用法)

指因被對方的言辭、能力或行動折服而心生敬佩與順從,即“心服口服”。例如:“他的演講令人挂服。”


使用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挂服的意思

挂服,是一個動詞,表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者強大的對手時,心服口服,表示無法抵抗,屈服于對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挂服這個詞,是由“⼈”和“⺖”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部首代表人類,而“⺖”部首代表手的動作。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挂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一書中,在古代常用來形容人在面對強權時的無奈屈從。

繁體

挂服的繁體字為「掛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挂服的寫法為「罣服」。該寫法在現代已不常見。

例句

1. 面對對手的無敵實力,我最終不得不挂服了。

2. 雖然不情願,但她最終還是挂服于對手的才能。

組詞

招挂、挂帥、挂念、挂載

近義詞

屈服、順從、謙卑

反義詞

抗争、抵抗、反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