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湯粥的意思、湯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湯粥的解釋

湯藥和稀飯。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古者有菑者謂之厲,君一時素服,使有司弔死問疾憂,以巫毉匍匐以救之,湯粥以方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湯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含義的複合詞,既可指具體的食物形态,也蘊含文化引申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字義分解與基本釋義

  1. 湯(tāng)

    指以水為介質烹煮食物後所得的汁液,或指多汁的菜肴。《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湯”為“食物加水煮熟後的汁液”或“烹調後汁兒特别多的副食”。在“湯粥”組合中,側重其流質特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粥(zhōu)

    指用米、麥等谷物加水熬煮成的半流質食物。《說文解字》釋“粥”為“糜也”,即米粒煮至爛熟的狀态。

    來源: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3. 湯粥合義

    泛指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特指水分含量高、易于消化的稀薄粥品。例如《齊民要術》記載的“薄粥”,即米少水多、近乎湯狀的粥。

    來源:賈思勰. 《齊民要術》卷八. 中華書局, 2009.


二、文化引申與象征意義

  1. 生活清貧的隱喻

    古代文獻常以“湯粥”形容飲食簡陋,如《南史·孝義傳》載“啜菽飲水”“藜藿羹粥”,以湯粥代指粗粝之食。

    來源:李延壽. 《南史》卷七十三. 中華書局, 1975.

  2. 養生與療愈功能

    中醫典籍強調湯粥的食療價值。《本草綱目》稱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病後體虛者宜食湯粥調養。

    來源:李時珍. 《本草綱目·谷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三、考古與民俗佐證

新石器時代陶鬲(煮粥器具)的廣泛出土,印證粥食在中國飲食中的核心地位。民俗中“臘八粥”“藥膳粥”等,均體現湯粥在文化傳承中的延續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湯粥”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字面釋義
    由“湯”和“粥”組成:

    • 湯:原指熱水,引申為中藥湯劑或煮食的汁液(如米湯)。
    • 粥:指用谷物煮成的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八寶粥。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修文》,描述古代君主在災疫時采取的措施:“湯粥以方之”,即用湯藥和稀飯救助病患。此處“湯粥”特指醫療與飲食結合的救濟方式。

  3.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多指兩種含義:

    • 湯藥與流食:常見于醫療場景,如病人需同時服用中藥和易消化的稀粥。
    • 泛指湯類與粥類:在日常飲食中可代指湯羹和粥品的組合。
  4. 延伸理解
    該詞體現了古代“醫食同源”的理念,如《說文解字》中“粥”通“育”,暗含滋養身體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手空拳把家剝複菜色蟬紫琛缡躇蹈醇美慈眉善眼耽延方堙發淤觏面汩汩黃鐘毀棄混飯吃呼天搶地節離竟旦既朔救恤積悟機緣寄在不寄失均田拘轄狂海庫婁阃隩獵取臨川派鸾巢露車羅取落拓孟享缗襁木幔木寓馬南亳囊載凝和青霄路蛩聲燃石上接第一版嬸嬸霜葩睡味順迎私憤四時八節湯餅局貪髒枉法銅台瓦讬公行私王境遐緬小帖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