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one's purse (to help)] 倒出口袋裡所有的錢,比喻盡出所有
傾囊相贈
(1).謂盡出所有。 宋 蘇轍 《王氏清虛堂記》:“ 鐘 、 王 、 虞 、 褚 、 顔 、 張 之逸迹, 顧 、 陸 、 吳 、 盧 、 王 、 韓 之遺墨,雜然前陳,贖之傾囊而不厭,慨乎思其人而不得。”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二折:“但見個貧的呵,我早則傾囊兒資助。”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張 亦失館,度歲艱難,商於餘,即以餘貲二十金傾囊借之。”
(2).猶解囊,出錢。 清 王韬 《淞濱瑣語·李延庚》:“今春讌賞牡丹,亦係六妹傾囊。”
“傾囊”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詳細解釋:
“傾囊”字面指倒出口袋中的所有財物,比喻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全部資源,包括金錢、才能、智慧等。例如“傾囊相授”即表示将全部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他人。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内篇·養生主》的“傾囊以掬水”,原指倒空囊中所有來取水,後演變為表達慷慨解囊的行為。明代文獻如馮夢龍《智囊》中,也記載了類似用法。
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傾囊倒箧”(僅指財物)混淆,現代用法更側重“毫無保留”的抽象含義。
傾囊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或精力去幫助他人或做某項事情。該詞由兩個字組成:傾和囊。
傾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8;囊的部首是囗,筆畫數為6。
傾囊一詞最早出自《姓氏考略·卷三》記載,意為“懷抱空囊”的比喻,後來引申為“舍得拿出最好的東西”。
傾囊的繁體字為傾囊。
古時候漢字寫法不同于現在的簡化字,傾的古代寫法為傾,囊的古代寫法為囊。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真是傾囊相待。
傾心、傾城、傾斜、囊括、空囊、懷抱、相待
慷慨、慷慨解囊
吝啬、一毛不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