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滄海。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滄浪水深青溟闊,敧岸側島秋毫末。” 仇兆鳌 注:“青溟,指海。”
“青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含義
由“青”(藍綠色)和“溟”(大水)組合而成,形容水面或天空的清澈、明亮與遼闊。常見于古詩文,如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中“滄浪水深青溟闊”,仇兆鳌注解“青溟”即指大海。
引申象征
在文學作品中常借指滄海,如唐代詩詞中多用于描繪浩瀚水域或廣袤天空的意境。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用例或小說設定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完整内容。
詞義:《青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指的是大海或廣闊的水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青(靑部,青字旁),溟(水部,氵字旁),共8個筆畫。
來源:《青溟》一詞最早見于《禮記·月令》:“是故水之過也不可勝言,故曰青溟。”此引自《尚書·洪範》:“有海,有溟,有日,有月。”其中青溟指海洋的廣闊無邊。
繁體:《青溟》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青溟」。
古時候漢字寫法:《青溟》的古漢字寫法為「青潨」。
例句:1. 站在岸邊,我看着青溟的波濤,心神不禁為之一顫。
2. 在詩人筆下,青溟的浩渺與雄偉常常成為創作的主題。
組詞:青溟涯(指海洋邊緣)、青溟浩渺(形容海洋廣闊無垠的景象)、青溟一片(形容一望無際的水域)。
近義詞:大海、海洋、波濤洶湧。
反義詞:江河、湖泊、小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