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槐的意思、鼎槐的詳細解釋
鼎槐的解釋
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 宋 秦觀 《緻政通議口號》:“馬鶴英姿,鼎槐華胄。身見 六朝 之盛,位登兩省之崇。” 宋 江漢 《喜遷莺》詞:“繡衮香濃,鼎槐風細,榮耀滿門朱紫。”參見“ 槐棘 ”、“ 槐鼎 ”。
詞語分解
- 鼎的解釋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鍋:鼎罐。鼎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征:鼎彜。九鼎。定鼎。問鼎。鼎祚(******)。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峙
- 槐的解釋 槐 á 落葉喬木。木材可供建築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黃色染料:槐火(用槐木取火)。槐序。槐楝(a.中國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後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b.指聽訟的處所。均亦稱“棘槐”
網絡擴展解釋
“鼎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常見于曆史文獻和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鼎槐”由“鼎”和“槐”兩字組成,其中:
- 鼎:象征權力與尊貴,古代常以“鼎”代指國家重器或權位。
- 槐:指“三槐”,周代宮廷外植三棵槐樹,象征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位。
因此,“鼎槐”合稱比喻三公或類似的高官顯爵。
2.詞源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
- 秦觀《緻政通議口號》:“馬鶴英姿,鼎槐華胄。身見六朝之盛,位登兩省之崇。”
- 江漢《喜遷莺》詞:“繡衮香濃,鼎槐風細,榮耀滿門朱紫。”
兩處均以“鼎槐”暗指顯赫的官位。
3.關聯詞彙
- 槐鼎:與“鼎槐”同義,指三公之位(如《後漢書》中“槐鼎之任”)。
- 槐棘:代指公卿之位,因周代朝廷種槐、棘以分列三公九卿之位。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鼎槐”已非常用詞,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三公”的具體職能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槐》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古代的青銅器,形狀像三足大鼎,并且鼎内存放着槐木。下面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鼎槐》這個詞由兩個部首構成,它們分别是:金部(左邊的部分)和木部(右邊的部分)。它的總筆畫數是11。
來源:
《鼎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曆史。鼎是古代用于煮食或祭祀的一種青銅器,而槐則是一種樹木,常常被用來作為鼎的内壁的材料。因此,這個詞語就表示了古代鼎中放有槐木的意思。
繁體:
《鼎槐》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跟簡體字一樣,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鼎的上部分是三個支底相連的“人”字,下部分是一個代表底座的“⼤”字,槐的上部分是木字旁的“⼊”字,下部分是“隹”字旁的“⼤”字。
例句:
1. 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鼎槐。
2. 這個博物館展示了多種不同形狀和風格的鼎槐。
組詞:
可以通過組合鼎和槐這兩個字形成其他詞語,例如:飾有鼎和槐紋的器物、槐木飾品。
近義詞:
與《鼎槐》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是:槐木鼎。
反義詞:
與《鼎槐》意思相反的詞語可能是:無鼎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