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煎太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應用場景如下:
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七步詩》。魏文帝曹丕忌憚弟弟曹植的才華,命其七步内作詩,否則處死。曹植以“煮豆燃萁”為喻,寫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經典詩句,暗諷兄弟相殘的殘酷。
這一成語不僅反映古代權力鬥争的殘酷,也警示現代社會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例如,企業管理、政治鬥争等場景中,常被用來強調避免内部分裂,維護共同利益。
總結來說,“相煎太急”通過生動的比喻,揭示了内部争鬥的危害性,具有深刻的曆史和現實意義。
相煎太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相互殘殺太過迅猛,也可形容親密的人互相傷害得異常嚴重。
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相”、“煎”和“太急”三個部分。其中,“相”表示互相;“煎”表示油炸或煎烤;“太急”則表示過于迅猛或緊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部典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原句是“君有臣煎為食,臣有君煎為職”。意思是君主對待臣子猶如燒煎餅一樣,而臣子對待君主也如同燒煎餅一樣。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意義。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相煎太急」。
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較為複雜,其中的“煎”字以其獨特的形狀為人所熟知。當時,字“煎”的上部分是表示餅的“饣”,下部分是表示火的“火”。而現在的寫法則是“炸”字替代了“煎”字的下部分。
例句:
1. 真不敢相信他們兩個人會變成這樣,完全是相煎太急。
2. 這對夫妻争吵得太激烈了,已經到了相煎太急的地步。
組詞:相互、互相、殘殺、迅猛
近義詞:害人不淺、水火不容
反義詞:相濡以沫、和諧共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