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露。 南朝 梁 江淹 《山桃頌》:“丹葩擎露,紫葉繞風,引霧如電,映煙成虹。”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春入神京萬木芳。禁林鶯語滑,蝶飛狂。曉花擎露妬啼妝。”
“擎露”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解釋
指“承托露水”,即物體(如花朵、枝葉等)承載着露珠的狀态。例如南朝梁代江淹在《山桃頌》中描述“丹葩擎露,紫葉繞風”,形容山桃花托着露水的景象。
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其象征意義,表示“力量強大,能托舉天地萬物”,源自《莊子·逍遙遊》中“擎天之柱”的典故,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直接對應。
擎露(qíng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形容自然景物中的美景。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部首是「手」,右邊部首是「雨」。這個詞共有10個筆畫。
擎露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中。這個詞由底部的「雨」和上面的「手」組成,形象地描繪了人們伸手擎露的情景。在繁體字中,擎露的寫法仍然保持一樣。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寫法一直在演變,而擎露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在西漢時期,擎露的寫法為「橙露」,「橙」是橙子的意思,用來形容橙子上的露水。後來,這個詞逐漸變為「擎露」,用來描述任何物體上的露水,不再局限于橙子。
1. 早晨,草地上的花朵沾滿了擎露,顯得格外美麗。
2. 山坡上的石頭上結滿了清晨的擎露,閃閃發光。
擎露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一些詞語,如:攬露(lǎn lù)、露水(lù shuǐ)、露天(lù tiān)等。這些詞語都與露水和自然景物相關。
與擎露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擎露飛霜、擎天一柱、擎天之力。這些詞語都形容了人們的力量和上天的自然景物之間的聯繫。
與擎露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沉寂、幹燥,這些詞語都與缺乏水分和活躍度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