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圭撮的意思、不失圭撮的详细解释
不失圭撮的解释
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词语分解
- 不失的解释 .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不
- 圭撮的解释 .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为圭。’”.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网络扩展解释
“不失圭撮”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 拼音:bù shī guī cuō(注:部分网页标注为“shí”,但权威来源如汉典、搜狗百科等均采用“shī”)
- 结构:动宾式,含褒义。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释义
-
核心含义
形容数量极其精确,连“圭”“撮”这类微小容量单位都无差错。
- 圭撮:古代容量单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约合0.06毫升)。
-
延伸用法
多用于强调计量或操作的精准性,如科学实验、工程测量等领域。
用法与示例
- 语法:作谓语,修饰动作的准确性。
- 近义词:丝毫不差、分毫不差。
- 反义词:天差地别、谬以千里。
- 示例:
“古代工匠铸造礼器时,对金属配比要求极高,需做到不失圭撮。”
注意
- 部分网页(如)将“圭撮”误释为“玉器装饰物”,并引申为“不偏离正道”,此说法缺乏权威依据,建议以《汉书》原意为准。
- 拼音争议中,“shī”为正确读音,因“失”在成语中表“缺失”义,非“实”(sh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不失圭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来源? 繁体? 古时候汉字写法? 例句?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不失圭撮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没有错失或丢掉重要的部分或细节。
拆分部首和笔画是:
不(ㄅㄨˋ)+ 失(ㄕ)+ 圭(ㄍㄨㄟ)+ 撮(ㄘㄨㄛ)
据说,不失圭撮源自于古代修建宫殿和建筑时,圭璋是楹联、石桥等跨越的重要部分,撮则是指握住、抓牢之意。意为在建筑过程中不可丢失圭璋部分,且要抓牢固定。
不失圭撮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保持一致。
例句:他在处理这项工程时,不失圭撮,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组词:保持圭撮、失圭璋、抓牢细节
近义词:严谨细致、注重细节、慎密周全、谨慎处理
反义词:漏洞百出、大意疏忽、马虎处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