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時朝廷對官吏定期考核,檢查政績,政績最好的稱“課最”。《漢書·兒寬傳》:“輸租繦屬不絶,課更以最。”《資治通鑒·漢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課上上曰最。”《晉書·賀循傳》:“刺史 嵇喜 舉秀才,除 陽羨 令,以寬惠為本,不求課最。” 宋 劉攽 《方仕緻仕》詩:“息交便爾賓客絶,省事何説課最為。”
(2).泛指成績上等。 章炳麟 《劉永圖傳》:“﹝ 劉永圖 ﹞以事歸,宿留 上海 中國公學,習理化,卒業課最。”
“課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課”指古代對官吏的定期考核,“最”表示最高等級。合指官員政績考核中被評為最優等。例如:
後延伸至一般領域,指學業、技能等表現突出。如章炳麟《劉永圖傳》中描述其“卒業課最”,即畢業成績優異。
總結來看,“課最”是古代官僚制度與教育評價體系的産物,兼具曆史專有性和語義延展性。
《課最》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課”指的是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中教學的一堂課程,“最”表示極度、極限。
《課》的部首是言字旁,它包含了6個筆畫;《最》的部首是欠字旁,它包含了9個筆畫。
《課》是一個古代的演變漢字,最早的形式可追溯到甲骨文。《最》則是從象形字“羽”的演變而來。
在繁體字中,“課”和“最”的字形與簡體字相似,沒有明顯差異。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我們可以看到“課”的初始形态為一隻舌頭狀的符號,而“最”的象形意味着停止或停頓。
1. 我們明天有一節英語課。
2. 他是我們班上最聰明的學生。
1. 作業課
2. 語文課
3. 數學課
1. 課程
2. 課堂
3. 學科
1. 休息
2. 放假
3. 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