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都的意思、下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都的解釋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擇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 西周 都 鎬京 ,以 雒邑 (今 河南 洛陽 故城)為下都。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洛誥》序雲:‘ 周公 往營 成周 ’,則 成周 乃東都總名。 河南 , 成周 之王城也; 洛陽 , 成周 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時會諸侯則虛之,下都則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 西晉 都 洛陽 , 東晉 稱 建業 (今 江蘇 南京市 )為下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衛玠 從 豫章 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3) 北齊 都 邺 ,以 晉陽 (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為下都。見《太平禦覽》卷一五五引《晉書》。(4) 北宋 都 開封 ,以 洛陽 為下都。

(2).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裡,曰 昆侖之丘 ,是實為帝之下都。” 唐 武則天 《歸和》詩:“言旋雲洞兮躡煙途,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曆史地理和神話傳說兩類:

一、曆史地理概念

  1. 陪都
    指京都之外設立的輔助性都城,用于政治、軍事或經濟目的。例如:

    • 西周:以雒邑(今河南洛陽)為下都,作為鎬京的陪都。
    • 東晉:稱建業(今南京)為下都,與西晉舊都洛陽對應。
    • 北齊:都城在邺,以晉陽(今太原西南)為下都。
  2. 行政功能
    部分朝代将下都作為實際治理中心。如西周時期,雒邑是保釐大臣處理政務的常駐地,而王城僅在重要儀式時啟用。

二、神話傳說概念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昆侖之丘是“帝之下都”,即神話中天帝在地上的居所。唐代武則天的詩作中也曾引用此意象,如“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三、其他領域

在中醫中,“下都穴”為經外奇穴,但此含義與曆史、神話中的“下都”無關聯。


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曆史層面多指陪都,神話層面則與天帝居所相關。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洛誥》《山海經》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都》的意思

《下都》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下一個都城”,即原都城的下一個或者後繼的都城。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都》的部首是“一”字部,它的筆畫數是11畫。

來源

《下都》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帝王朝代更疊時的曆史記錄中。當一個朝代的都城不再適合居住或戰略位置發生變化時,新的都城就會被遷至更合適的地方,原都城則成為過去的“上都”,而新的都城則被稱為“下都”。

繁體

《下都》一詞的繁體字為「下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許多不同的漢字寫法。關于《下都》一詞的古漢字寫法可能存在多種,但沒有具體記錄下來的證據。我們隻能推測根據當時的語境和書法風格,可能采用了類似的寫法。

例句

1. 這個古老的城市曾經是一個重要的上都,而如今,它成為了下都。

2. 曆史上許多朝代都經曆了上都遷至下都的變遷。

組詞

1. 上都:原都城。

2. 都城:帝王的居住地,即都市中心。

3. 都會:大城市。

近義詞

新都、次都。

反義詞

上都、前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