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簋的意思、二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簋的解釋

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易·損》:“元吉,無咎……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王弼 注:“二簋,質薄之器也。行損以信,雖二簋而可用享。” 孔穎達 疏:“行損之禮,貴夫誠信,不在於豐。既行損以信,何用豐為?二簋至約,可用享祭矣。”《宋史·樂志七》:“馨遺八尊,器空二簋。” 清 曹寅 《題楝亭夜話圖》詩:“二簋用享古則然,賓酬主醉今誠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簋”是古代漢語中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主要涉及祭祀和飲食的象征意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簋”(guǐ)指古代盛放黍稷等食物的青銅或陶制器皿,圓口、雙耳,常用于祭祀和宴享。
    “二簋”字面意為“兩個簋”,但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

  2. 祭祀場景中的解釋
    根據《易經·損卦》記載:“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 此處強調祭品的簡樸:用兩個簋(而非更多)盛放祭品,體現祭祀時以誠信為重,而非追求數量豐盛。
    • 孔穎達注解稱:“行損以信,雖二簋而可用享。”即儀式雖簡,誠心足矣。
  3. 飲食場景中的引申義
    《詩經·小雅·常棣》提到“二簋之飯,豆豉之羹”,原本描述豐盛的飯菜。

    • 後世因“簋”常用于祭祀,逐漸衍生出“二簋”象征貪心的比喻,指不滿足已有財物(需結合具體文獻使用)。

二、權威文獻佐證

三、總結

“二簋”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

  1. 祭祀場景:象征祭品簡樸,重誠心而非數量(源自《易經》)。
  2. 飲食場景:原指豐盛飯菜(源自《詩經》),後引申為貪心(需注意文獻年代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詩經》原文及曆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簋》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一種傳統的飯食容器或者食物盛器。現在讓我給你詳細分析一下這個詞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它的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還有它的組詞、近義詞以及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二簋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二”和“簋”。 - 筆畫:簋字一共有21個筆畫,這是一個複雜的漢字。 來源: - 二簋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簋是一種傳統的用來盛飯的器皿,通常是由青銅制成,有兩個耳朵和一個提手。而“二”則表示這個器皿是成對使用的,也可以指盛有兩種不同食物的一對簋。 繁體寫法: - 二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是“二簋”,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 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 好友聚餐,我們品嘗了一道道美味佳肴,其中有美味的菜肴盛在銅制的二簋中,讓人倍感華麗。 - 曆史博物館展出了一對古代的二簋,讓觀衆們了解并欣賞到了古代的飲食文化的瑰寶。 組詞: - 二簋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詞彙。 近義詞: - 近義詞指的是與二簋相似或者有類似意義的詞彙,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找到與二簋意義相近的詞彙,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詞彙。 反義詞: - 反義詞指的是與二簋相對的詞彙,可以表示相反的意思。對于二簋來說,可以将其反義詞看作是沒有配對的晨簋或者單簋,也可以是其他詞彙的反義詞,這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和使用情況來判斷。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