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芳香而繁盛。《楚辭·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餘萎約而悲愁。”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2).指有茂德的人。 清 方文 《聞範質公大司馬免官感賦》:“浮雲秋蔽日,芳藹半凋殘。”
“芳藹”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āng ǎ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芳香繁盛
形容花草香氣濃郁且生長茂盛的狀态。例如《楚辭·九辯》中的“離芳藹之方壯兮”以及曹植《洛神賦》的“微幽蘭之芳藹兮”,均以自然意象比喻美好的事物。
代指德行高尚之人
引申為對品德優秀、德行豐茂者的雅稱,如清代方文詩句“芳藹半凋殘”即用此意。
作為名字時,“芳藹”結合了“芳”與“藹”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出處或姓名學分析,可參考古籍或專業起名資料。
《芳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芬芳而繁盛。形容花草的香氣濃郁,或者形容場所環境的美好而繁榮。
《芳藹》包含了兩個部首,分别是“艹”和“艹”,拆分成“艹戌艹”三個筆劃。
《芳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如《詩經·小雅·采薇》:“采薇采蘋,南山徂北。”其中“采薇”意為采摘香草花卉,引申為美好的景物。
《芳藹》的繁體字為「芳藹」。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芳藹》的古字寫法為「艹艹戌艹」。
1. 春天來臨,整個花園都變得芳藹起來。
2. 這間書店的環境優雅,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芳藹宜人。
1. 芳藹盎然
2. 芳藹馨香
3. 芳藹叢生
1. 芬芳:指氣味芬芳、香氣撲鼻的意思。
2. 繁茂:指植物繁盛、茂密的狀态。
3. 生機勃勃:形容景物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情景。
凋零:指植物逐漸凋謝、枯萎。
荒蕪:形容土地荒廢、植物稀疏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