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塌毀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瞻波國》:“伽藍數十所,多有傾毀。”《新唐書·五行志一》:“﹝ 武德 ﹞九年三月, 順天門 樓東柱已傾毀而自起。”
“傾毀”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以下是可能的解釋方向:
1. 字面拆解
2. 文獻中的特殊用法 在古籍或特定領域可能被用作:
3. 注意點
建議:若提供具體出處或語境,可進一步精準解析其含義。
傾毀是一個表示毀壞、破壞的動詞。
漢字"傾毀"共有11個筆畫和5個部首組成。其中,"傾"的部首是"人",它的筆畫數是7;"毀"的部首是"毛",它的筆畫數是8。
傾毀一詞來源于《詩經·邶風·東門之汝》:“文王曰:‘以我執貞。’傾聲室人。”意思是以堅貞的意志來傾訴自己的情感,從而傾瀉出自己的心聲。
在繁體字中,傾毀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傾毀的"傾"字是用"侵"字代替,"毀"字則是用"毀"字代替。
例句:
1. 他的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傾毀了他的一生。
2. 戰争使這個城市遭受了巨大的傾毀。
組詞:
1. 傾聽:專心傾注于聽取對方的聲音或意見。
2. 毀滅:徹底破壞或消滅。
近義詞:
1. 破壞:破壞物品的完整性或正常運行的狀态。
2. 毀壞:毀滅、破壞。
反義詞:
1. 建設:修建、建立。
2. 贊美:稱贊、頌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