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威肅的意思、威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威肅的解釋

莊重肅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備,威肅嶷然,首戴寳冠,光明時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威肅是漢語中一個形容威嚴莊重氛圍的合成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威:本義指強大的震懾力,引申為令人敬畏的儀态或聲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威,畏也”,強調其使人畏服的特質。
  2. 肅:原意為恭敬、莊重,《說文解字》注“肅,持事振敬也”,後延伸出嚴整、肅穆之意。二字組合後,“威肅”指威嚴而莊重的狀态,常用于描述環境氛圍或人物氣質。

二、語義特征

該詞多用于正式場合,包含三層内涵:

三、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常見于兩類語境:

  1. 空間描寫:形容殿堂、儀式等具有壓迫感的莊嚴場景,例:“陵園松柏森然,氣象威肅”(《人民日報》語料庫);
  2. 人物刻畫:描述領導者或長輩的威嚴儀态,例:“老先生威肅端坐,衆人屏息凝神”(當代文學用例)。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版)
  3. 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華書局校注本)
  4. 北京大學CCL現代漢語語料庫

網絡擴展解釋

“威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莊重肅穆,多用于形容人或場景的威嚴、肅穆之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拼音:wēi sù
    • 釋義:指神态、氛圍或事物表現出的莊重、嚴肅且令人敬畏的特質。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描述佛像“威肅嶷然”,即通過莊嚴的姿态傳遞神聖感。
  2.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中:“中有佛坐像……威肅嶷然,首戴寳冠,光明時照。”,此處以佛像的莊嚴凸顯宗教神聖性。
    • 詩詞引用:
      唐代詩人李百藥《谒漢高廟》中“英威肅如在”,形容漢高祖廟宇的肅穆氛圍;宋代詩詞中亦常見類似用法。
  3.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威嚴、肅穆、端肅(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宗教場所、曆史人物、儀式場合等帶有莊嚴性質的場景,如“大殿威肅”“軍容威肅”。
  4.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仍具表現力,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王子豹鼠奇編杯弓市虎邊吏敝绨惡粟鉢帒殘杯冷炙長坂超踔嘲啾吵擾察恕城幹出處語默出祖顇族大奸似忠黨首頂感董酒東陸頓瞌睡法律規範奉箒革囊攻熨挂漏還奉寒欠紅通通淮王雞狗惚怳活路警煉九變鹫嶺抗直匡圍狂稺梁鷰立陡陡論亢倫徒邈以山河明辨是非踇隅漚洩秦長壘窮已蘧廬榮芬三墨侍膳悚駭聳惥通悉駝酥委窩子武鬥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