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密八音的意思、遏密八音的詳細解釋
遏密八音的解釋
遏:阻止;密:寂靜。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寂靜。舊指皇帝死後停樂舉哀。後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
詞語分解
- 遏密的解釋 .指帝王等死後停止舉樂。《書·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遏,絶;密,靜也。” 孔穎達 疏:“四海之人, 蠻 、 夷 、 戎 、 狄 ,皆絶靜八音而不復作樂。”
- 八音的解釋 .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
網絡擴展解釋
“遏密八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 “遏”指阻止,“密”意為寂靜,“八音”代指古代八類樂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的統稱。合起來表示“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歸于寂靜”。
-
引申含義
- 舊時特指帝王去世後,舉國停止娛樂活動以示哀悼,後也用于形容國家元首逝世的情景。
出處與用法
- 典籍來源:最早出自《尚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描述堯帝去世後,百姓哀悼三年,停止奏樂。
- 語法結構: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如“當遏密八音之際,未得耳聆目賞”(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 現代應用:多用于書面語,含莊重色彩,如柳亞子詩句“奉梓南歸四載遲,遏密八音寄哀思”。
相關擴展
- 近義詞:“八音遏密”(主謂式結構,語義相同)。
- 文化背景:古代禮制中,音樂與政治密切相關,帝王喪期禁樂是“禮”的重要體現。
通過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該成語的曆史淵源、語義演變及使用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遏密八音》一詞是指限制音樂的禁令。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遏密八音》的部首是辶和言,總共包含12個筆畫。
- 來源:該詞源于中國曆史上實行音樂限制的一個時期,被稱為“遏密八音”。這是指明朝(1368年-1644年)時期,明代皇帝朱棣(即明成祖)頒布的一道法令,禁止民間使用宮商角徵羽五聲以外的其他音調進行音樂演奏。
- 繁體:《遏密八音》的繁體字為「遏密八音」。
- 古時候漢字寫法:目前所用的《遏密八音》寫法與古代相差不大,基本上相同。
- 例句:在明代曆史上,由于《遏密八音》的實行,民間音樂活動受到了很大限制。
- 組詞:沒有與《遏密八音》直接相關的組詞。
- 近義詞:音樂限制、樂律壓制
- 反義詞:音樂自由、樂律開放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