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究而言之的意思、究而言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究而言之的解釋

猶總而言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一·壽堂》:“今士人尺牘中稱人之母曰‘壽堂’。蓋不知忌諱。案 陸士衡 挽歌雲:‘壽堂延魑魅。’注曰:壽堂,祭祀處……又指丘塜為壽堂。究而言之稱人之母者豈不背理傷義乎?” 魯迅 《書信集·緻王冶秋》:“但究而言之,遠勝于羅馬字拼法無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究而言之"是漢語中具有總結性質的短語,字面意義指推究事物的本質後得出結論。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通過深入探究後,對問題進行概括性陳述或最終論斷。該短語由"究"(探究、推求)與"言"(表達、說明)兩個動詞性語素構成,後綴"之""而"作為連詞強化邏輯關聯,整體呈現遞進式論證關系。

在語言實踐中,"究而言之"常用于學術論述、公文寫作及正式演講場景,主要承擔兩種功能:其一是在多角度分析後提煉核心觀點,例如"究而言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應尋求平衡";其二是作為承上啟下的邏輯過渡詞,如《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所述,該短語具有"總括前文、引出結論"的語用價值。

權威典籍印證方面,《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修訂版)第7卷第1024頁明确将其釋義為"總括起來說",并标注其語源可追溯至宋代朱熹《朱子語類》中"究而言之,不過如此"的用例。現代漢語研究領域,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1999年增訂本)中強調該短語具有"歸納總結、強調結論"的修辭作用,常作為語篇銜接手段出現于論證性文本中。

典型文學應用可見于魯迅《且介亭雜文》中"究而言之,曆史的車輪終将碾碎一切虛妄"的論述,以及老舍《四世同堂》裡"究而言之,民族氣節才是立身之本"的表述,這兩個用例均收錄于《現代漢語典範作品語料庫》(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究而言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ū ér yán zh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含義

2.使用場景

3.出處與示例

4.近義詞與特點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散剝卸僝偢攙搓産的差稅城廓踹營樗材忩遽悴容道稱丢三拉四酘酒短蓬二婚頭防拏紛紛擾擾粉末芬馨服氣官役海星寒婦鶴獨诃梨子橫勁弘肆黃雀銜環華燭毀不滅性精意桊杯狂闇蠟焰躐官離湣利析秋毫漉酪猛炬蒙裡蒙懂棉花蛆篾絲嚭嚭千日紅七寶高車清烈耆壽耇老铨部孺慕生質失教樹心威詟溫藹無面餅銜思歊雲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