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的意思、老而不死的詳細解釋
老而不死的解釋
見“ 老而不死是為賊 ”。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死的解釋 死 ǐ 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死亡。死訊。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離死别。死有餘辜。 不顧生命:死志(犧牲生命的決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戰。 固執,堅持到底:死心塌地。死賣力氣。 無
網絡擴展解釋
“老而不死”是漢語成語,源自《論語·憲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lǎo ér bù sǐ
- 本義:孔子批評舊友原壤年老無德、行為失禮的話。
- 引申義:後泛指年老卻對社會無益或拖累後輩的人。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
《論語·憲問》記載,原壤(孔子舊友)母親去世時仍嬉笑唱歌,孔子斥責他:“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并用手杖敲打其小腿。
- 典故意義:強調人若一生無德無行,年老反而成為禍害。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多用于貶義語境。
- 示例:
- 元代《盆兒鬼》:“你道俺老而不死是為賊,俺若不死成何濟。”
- 現代用法:“賣國狗賊李登輝,老而不死心也累。”
四、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老而不死是為賊(更完整的原句)。
- 注意: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對普通老年人造成冒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論語》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搜狗百科、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而不死
“老而不死” 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年紀很大卻依然健康和長壽。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老”、“而”、“不”和“死”。
下面是它們的部首和筆畫:
- 老:⺹(⺆,人的部首)+ 耂(10畫)
- 而:⺄(⺅,人的部首)+ 而(6畫)
- 不:一(1畫)+ 一(1畫)+ 丨(1畫)
- 死:⺹(⺆,人的部首)+ 歹(4畫)
“老而不死”這個成語源自《荀子·勸學》一文。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些人老年時依然保持着健康和活力,擁有長壽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老而不死”這個成語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些差異。例如,字母“老”在古代寫法中是“老”,而且“而”在古代寫法中是“兀”。
下面是一個使用“老而不死”的例句:
他的祖母已經九十歲了,卻依然精力充沛,真是老而不死的典範。
下面是一些和“老而不死”相關的詞彙:
- 組詞:長壽、健康、活力、精力充沛
- 近義詞:長壽
- 反義詞:早逝
以上是關于“老而不死”的一些解釋和相關詞彙。它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用來表達年紀很大但依然有活力和健康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