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往來的意思、往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往來的解釋

(1) [come and go]∶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dealings]∶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guest;visitor]∶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詳細解釋

亦作“ 往徠 ”。1.來去,往返。《易·鹹》:“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李鏡池 通義引 王肅 曰:“﹝憧憧﹞,往來不絶貌。”《隸釋·漢仙人唐公房碑》:“是時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裡,休謁往徠,轉景即至。” 唐 溫庭筠 《經李徵君故居》詩:“惆悵羸驂往來慣,每經門巷亦長嘶。” 魯迅 《書信集·緻曹聚仁》:“還是快點印出的好,否則,郵件往來,又是許多日子。”

(2).反覆;來回。《易·繫辭上》:“夫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神女廟神鴉》:“予壬子冬下 三峽 ,至十二峯,果有鴉十餘,往來旋繞。”

(3).交往,交際。《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魏書·劉廞傳》:“ 高肇 之盛及 清河王 懌 為宰輔, 廞 皆與其子姪交遊往來。”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 衡山 甚好,隻是與人沒往來。” 巴金 《家》九:“祖父偶爾也跟唱小旦的戲子往來。”

(4).猶進退。指引薦與黜退。《書·君奭》:“無能往來,茲迪彜教。” 孫星衍 疏:“無能往來,為無能進賢退不肖。”《漢書·朱雲傳》:“ 雲 數上疏,言丞相 韋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來。” 顔師古 注引 李奇 曰:“不能有所前卻也。”

(5).已往與未來。《鹖冠子·能天》:“量往來而興廢,因動靜而結生。” 陸佃 解:“已往者廢,方來者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往來的解釋可綜合如下:

  1. 基本含義
    “往來”指去和來的動作或過程,如《桃花源記》中“往來種作”。在人際關系中,表示雙方交往互動,如“老死不相往來”。其反義詞為“隔絕”。

  2. 現代應用擴展

    • 商業場景:指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如貨物交付、資金結算等()。
    • 人際社交:涵蓋朋友、合作夥伴間的日常互動,需遵循禮儀與誠信原則()。
    • 信息交換:包括文化、數據等雙向流動,如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
  3. 文化内涵
    中國傳統文化中,往來承載着“禮尚往來”的倫理觀,強調互惠性。古代通過書信維系情感,如《老子》提到“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4. 古文例證
    《周易》用“往來不窮謂之通”描述循環不息;柳宗元《小石潭記》以“往來翕忽”形容魚兒靈動()。

  5. 其他用法
    可指時間維度的“古今往來”,或空間上的反複動作,如“鳥兒往來旋繞”()。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釋義、文化背景及現代場景,完整古文例句可參考《桃花源記》《周易》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往來

往來(wǎng lái)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來去,指來往的行動或交流。它由“行”和“人”兩個部首組成,有12個筆畫。

往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詩經·周南·關雎》中,就出現了“彼交匪親,往來無依”的詩句。可以看出,往來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使用。

在繁體字中,往來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區别。繁體字寫作“往來”。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體,包括了形狀的差異和偏旁的變化。往來這個詞在古代也有一些變體寫法,如“徃徉”、“徃來”等。這些變體的寫法在不同的古籍中都有所見。

以下是一些關于往來的例句:

1. 他與鄰居之間經常往來,關系非常好。

2. 我們公司與國外的合作夥伴建立了頻繁的往來。

除了往來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

1. 來往:指往來的行動或交流,與往來的意思相同。

2. 往返:指來回的行動。與往來的區别在于強調了回程的動作。

3. 出入:指進出的行動,與往來的意思相似,但常用于形容進出場所。

在寫作時,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選擇適當的詞語來表達往來的意思。另外,也可以利用往來這個詞組來構建其他的詞語,如合往來、行往來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