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狡狯的意思、狡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狡狯的解釋

(1).兒戲;遊戲。《太平廣記》卷三六○引 三國 魏 曹丕 《列異傳·傅氏女》:“北地 傅尚書 小女,嘗拆荻作鼠,以狡獪。”《魏書·蕭昭業傳》:“與羣小共作鄙藝,擲塗賭跳,放鷹走狗諸雜狡獪。” 宋 陸遊 《示子遹》詩:“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自注:“ 晉 人謂戲為狡獪,今閩語尚爾。”

(2).戲言;玩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我嘗與諸人道 江 北事,特作狡獪耳, 彥伯 遂以箸書。” 宋 範成大 《遊靈石山寺》詩:“仙人昔來遊,筆墨上朱甍。舉臂尋丈高,聊得兒童驚。老矣謝狡獪,題詩記吾曾。” 清 袁枚 《新齊諧·觀音作别》:“餘想佛法全空,焉得作如此狡獪,必有鬼物憑焉。”《孽海花》第四回:“我老子聽了家人的話,才明白昨夜的事,果然是 太清 弄的狡獪,心裡自然得意。” 劉半農 《讀<海上花列傳>》:“作者偏要故弄狡狯,說她預先置辦嫁裝,平白的拖上數千金的債,到後來是一場無結果。”

(3).詭詐。 唐 韓愈 《嘲鼾睡》詩:“盜賊雖狡獪,亡魂敢窺閫。”《宋史·侯陟傳》:“ 陟 有吏幹,性狡獪好進,善事權貴。”《老殘遊記》第十七回:“你親筆字據都寫了,還狡獪什麼?” ********* 《大哀篇》:“民權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竊權,非吾民自得之權也。” 葉聖陶 《城中·晨》:“ 酒糟鼻子 狡狯地笑了。”

(4).謂機靈。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噶雄》:“有 務子 者,年與 雄 埒,為人亦狡獪穎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狡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kuài,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狡詐、詭詐
    指人或動物性格狡猾,善于隱藏真實意圖,通過僞裝或欺騙手段達到目的。例如“故弄狡狯”即故意迷惑他人。
    提到,這類人表面無害,但内心機敏,需提高辨别能力以保護自身利益。

  2. 古義延伸
    在古漢語中,“狡狯”偶爾也指“兒戲”或“玩笑”,如劉半農作品中的用法,但現代語境中此義已較少見。


二、文學與用法

  1. 詩詞引用
    辛棄疾詩句“棋鬭機關嫌狡狯”,以“狡狯”形容棋局中的機巧謀略,體現其靈活多變的特質。

  2. 語境差異
    需注意該詞多用于書面語,且在不同語境中可能褒貶不一。例如,形容策略時略帶中性,而描述人品時多為貶義。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狡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狡狯》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性格。它指的是一個人心機深沉、善于隱藏自己真實意圖并以假象欺騙他人的特質,常常伴隨着一些負面的詞語,例如虛僞、陰險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狡狯》這個詞的部首是犬,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狡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狡”指的是狡猾、狡詐,而“狯”意為狡猾、狡狯。

繁體

《狡狯》的繁體字是「狡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狡狯」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一種傳統的寫法是「狡竅」,意為狡猾的竅門。

例句

1. 他平時看起來很和善,但實際上卻心思狡狯。

2. 這個人言談舉止中散發着一股狡狯的氣息。

組詞

狡狯的相關詞語有:
- 狡詐:形容心機深沉、善于欺騙的人。
- 狡黠:形容機智、聰明而善于隱瞞真實意圖的行為。

近義詞

近義詞有:
- 谄媚:形容阿谀奉承、讨好别人的行為。
- 忍辱負重:形容在******與痛苦中默默忍受、承擔責任的行為。

反義詞

反義詞有:
- 笨拙:形容行為或技巧顯得愚笨、不靈活的狀态。
- 坦誠:形容直率、真誠、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