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狡狯的意思、狡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狡狯的解釋

(1).兒戲;遊戲。《太平廣記》卷三六○引 三國 魏 曹丕 《列異傳·傅氏女》:“北地 傅尚書 小女,嘗拆荻作鼠,以狡獪。”《魏書·蕭昭業傳》:“與羣小共作鄙藝,擲塗賭跳,放鷹走狗諸雜狡獪。” 宋 陸遊 《示子遹》詩:“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自注:“ 晉 人謂戲為狡獪,今閩語尚爾。”

(2).戲言;玩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我嘗與諸人道 江 北事,特作狡獪耳, 彥伯 遂以箸書。” 宋 範成大 《遊靈石山寺》詩:“仙人昔來遊,筆墨上朱甍。舉臂尋丈高,聊得兒童驚。老矣謝狡獪,題詩記吾曾。” 清 袁枚 《新齊諧·觀音作别》:“餘想佛法全空,焉得作如此狡獪,必有鬼物憑焉。”《孽海花》第四回:“我老子聽了家人的話,才明白昨夜的事,果然是 太清 弄的狡獪,心裡自然得意。” 劉半農 《讀<海上花列傳>》:“作者偏要故弄狡狯,說她預先置辦嫁裝,平白的拖上數千金的債,到後來是一場無結果。”

(3).詭詐。 唐 韓愈 《嘲鼾睡》詩:“盜賊雖狡獪,亡魂敢窺閫。”《宋史·侯陟傳》:“ 陟 有吏幹,性狡獪好進,善事權貴。”《老殘遊記》第十七回:“你親筆字據都寫了,還狡獪什麼?” ********* 《大哀篇》:“民權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竊權,非吾民自得之權也。” 葉聖陶 《城中·晨》:“ 酒糟鼻子 狡狯地笑了。”

(4).謂機靈。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噶雄》:“有 務子 者,年與 雄 埒,為人亦狡獪穎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狡狯”是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漢語複合詞,詞性為形容詞,讀音為jiǎo kuài。該詞由兩個同義語素“狡”和“狯”構成,其中“狡”本指狐狸的狡猾,《說文解字》釋為“少狗也,從犬交聲”,後引申為詭詐;“狯”在《玉篇》中明确解釋為“狡也”,二者組合後形成同義複合詞,強調“詭詐多端、善于欺騙”的核心語義。

從語義特征分析,“狡狯”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質或行為模式,例如《聊齋志異·狐夢》中“畢婦狡狯,固掩其肘”的描寫,生動展現人物工于心計的形象。在語法功能上,該詞可作謂語或定語,如《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乃大夫伯宗,為人忠直敢言,且素有德望,郤、栾二氏皆憚之,雖驕橫狡狯,畢竟不敢怎麼樣”,既作定語修飾人物性格,又在語境中暗含道德批判色彩。

近義詞系統包含“狡詐”“奸詐”“詭谲”等詞,其中“狡詐”側重虛僞欺騙,“奸詐”強調陰險害人,而“狡狯”更偏重機變多端的特質。反義詞體系則包含“敦厚”“憨厚”“樸讷”等表達忠厚品性的詞彙。據《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辨析,這些近義詞在語義強度和使用語境上存在細微差異。

該詞在當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古代文獻中“狡狯”偶有中性化用例,如《世說新語·文學》載“我嘗與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此處作“玩笑”解,但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已消亡。

網絡擴展解釋

“狡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kuài,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狡詐、詭詐
    指人或動物性格狡猾,善于隱藏真實意圖,通過僞裝或欺騙手段達到目的。例如“故弄狡狯”即故意迷惑他人。
    提到,這類人表面無害,但内心機敏,需提高辨别能力以保護自身利益。

  2. 古義延伸
    在古漢語中,“狡狯”偶爾也指“兒戲”或“玩笑”,如劉半農作品中的用法,但現代語境中此義已較少見。


二、文學與用法

  1. 詩詞引用
    辛棄疾詩句“棋鬭機關嫌狡狯”,以“狡狯”形容棋局中的機巧謀略,體現其靈活多變的特質。

  2. 語境差異
    需注意該詞多用于書面語,且在不同語境中可能褒貶不一。例如,形容策略時略帶中性,而描述人品時多為貶義。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門詩百二金瓯闆角崩坼表掇壁衣唱謀矬小雕殘敵害東原兜離豆牙菜敦大多許番樂楓脂粉繭各持己見;各執所見攻洩構巢皓雪懷痾滑曼黃金屋惶戀環玦禍階酵頭進勳拘閉鈞驷踞守刊緝狂號流祉立言旅揖蠻江甯缺毋濫怒芒碰釘子惬當慶陰侵争瓊璧齊土求瘼芞輿耎毳神魂蕩飏社壇時晦授衣月水雲居擡杠隤祥香孩兒營纖羅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