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馬瑤 的别號。《後漢書·逸民傳·馬瑤》:“ 慎 同郡 馬瑤 隱於 汧山 ,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 馬牧先生 焉。” 清 錢謙益 《移居》詩:“隣裡依依留 馬牧 ,諸生落落從牛車。”
(2).牧苑;牧場。《晉書·懷帝紀》:“﹝ 永嘉 元年﹞夏五月,馬牧帥 汲桑 聚衆反,敗 魏郡 太守 馮嵩 ,遂陷 鄴城 。”《晉書·姚萇載記》:“ 萇 懼,奔於 渭 北,遂如馬牧。”《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馬牧,牧馬之地,猶 漢 之牧苑也。” 元 耶律楚材 《讀唐史有感複繼張敏之韻》:“馬牧初蕃息,民編莫校量。”
“馬牧”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據《後漢書·逸民傳·馬瑤》記載,馬瑤因隱居汧山并以捕兔為生,其德行感化鄉裡,被百姓尊稱為“馬牧先生”。這一别號體現了古人對隱逸高士的敬稱傳統,如清代錢謙益的詩句“隣裡依依留馬牧”也引用了此典故。
“馬牧”在古代文獻中常代指養馬的場所,如《晉書·懷帝紀》提到“馬牧帥汲桑聚衆反”,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時解釋為“牧馬之地,猶漢之牧苑也”。元代耶律楚材的詩句“馬牧初蕃息”則描繪了牧場繁盛的場景。唐代馬牧業發展至頂峰,民間與國家養馬均呈現繁榮景象。
《馬牧》指的是馬的飼養和管理。
《馬牧》的拆分部首是馬(馬的馬,馬字邊上有兩個點)和牛(牛的牛,兩個角連在一起),共計8個筆畫。
《馬牧》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指的是關于馬的飼養和管理的工作。
《馬牧》的繁體字為「馬牧」。
在古時候,馬的馬字邊上的兩個點曾寫作兩個豎直的線,牛的牛字邊上的兩個角也分别寫作兩個小豎線,整體形狀與現代相似。
1. 他投身于馬牧事業,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馬醫。
2. 他在農場負責馬牧工作,确保馬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組詞:馬場、馬醫、馬術、牛牧
近義詞:飼馬、馬養
反義詞:牧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