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奇異,非常。《說文·人部》:“侅,奇侅,非常也。” 段玉裁 注:“奇侅與今雲‘奇駭’音義皆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陸珪》:“就中唯一僧,年約三十餘,形貌奇侅。”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己雖正,人以為奇侅, 騶子 、 南公 雖僻違,人顧謂之眇道。”
(2).指邪僻不規的行為。 明 歸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頌》:“孰是番鬼,敢作奇侅?”
“奇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qí gā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明清文獻中的用例。
《奇侅》是一個漢語詞語,代表着奇怪和異鄉的意思。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奇”和“侅”。
在《奇侅》這個詞中,部首分别是“大”和“人”,即“奇的部首是大,侅的部首是人”。
它們的筆畫數分别是:
奇:8畫
侅:9畫
《奇侅》是由普通話言語中派生而來的,且屬于現代漢字詞語。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奇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奇侅」沒有明确的寫法,因為它是近年來新創造出來的詞語。
1. 這個地方的風景真奇侅,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美景。
2. 他說的話實在是太奇侅了,我完全無法理解。
3. 她的穿搭總是很奇侅,總能給人一種與衆不同的感覺。
1. 奇怪
2. 異鄉
3. 奇幻
4. 僑居
1. 古怪
2. 異常
3. 離奇
4. 稀奇
1. 平凡
2. 普通
3. 尋常
4. 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