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切的意思、操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切的解釋

[force] 脅迫

操切百姓

詳細解釋

(1).脅迫;劫持。《漢書·貢禹傳》:“姦軌不勝,則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宋 葉適 《經總制錢二》:“一日為吏,簿書期會迫之於前,而操切無義之術用矣。” 清 龔自珍 《明良論》四:“聚大臣羣臣而為吏,又使吏得以操切大臣羣臣。”

(2).引申為苛刻,嚴厲。 清 李漁 《比目魚·入班》:“我們這位先師,極是靈顯,又極是操切,不像儒、釋、道的教這樣有涵養,不記人的小過。”

(3).辦事過于急躁。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二:“一令下,曰何煩苛也,一事興,曰何操切也,相與務為無所事事之老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立憲紀聞·更革京朝官制大概情形》:“然今日法律未修,民智未啟,若操切從事,徒飾空文,則未見其利,而害已形矣。” 茅盾 《動搖》五:“剛才 時達兄 說店員工會辦得太操切了點兒,我也是這個意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操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處理事情過于急躁或嚴厲
    指辦事時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或手段過于強硬。例如:“不宜操切從事”表示不應倉促或嚴苛地處理事務。這一含義常見于批評性語境,如《文明小史》中提到的“斷不可操切從事”。

  2. 脅迫、劫持
    古義中表示用暴力或權勢壓制他人,如《漢書·貢禹傳》所述“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這一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曆史文獻。


二、詞源與演變


三、應用示例


四、近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該詞多含貶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或明清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操切

操切,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意思。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詞的構成。它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7。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既可以是形容一種行為或态度,也可以指代一種技能或手藝。另外,它也可以用來表達切割、剁碎或處理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操切」的寫法為「操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操切」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碑銘和古代文獻中,它可能會以不同的書寫風格出現。


例句

1. 他操切熟練,一刀下去就将魚肉剁成了碎末。
2. 這道菜需要操切得很細,才能展現出最好的口感。
3. 他的操切技藝高超,無論是切菜還是切肉都非常迅速。


組詞

1. 熟練操切
2. 操切技藝
3. 操切方式


近義詞

1. 切剁
2. 剁細
3. 碾碎


反義詞

1. 留整
2. 保全
3. 裸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