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慊慊的意思、慊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慊慊的解釋

(1).心不滿足貌;不自滿貌。《後漢書·五行志一》:“石上慊慊舂黃粱者,言 永樂 雖積金錢,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黃粱而食之也。”《文選·曹丕<燕歌行>》:“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張銑 注:“慊慊,心不足貌。”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今生始進仕,獲重語於天下,而慊慊若不足,真能守其家法矣!”《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吾幸託肺附,非不知往必死,但舉朝無蹈難之臣,使聖情慊慊耳!” 胡三省 注:“慊慊,嫌恨不足之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一》:“擔夫曰:‘是為 白水河 ,前有懸墜處,比此更深。’餘恨不一當其境,心猶慊慊。”

(2).誠敬貌。《後漢書·耿弇傳贊》:“慊慊 伯宗 ,枯泉飛渡。”《後漢書·杜根等傳贊》:“慊慊 欒 杜 ,諷辭以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慊慊(qiàn qiàn),是一個古漢語疊詞形容詞,主要有兩種含義,常用來描述内心感受或事物狀态:

  1. 不足、遺憾的樣子:

    • 這是“慊慊”最常見的含義。“慊”本身有遺憾、不滿足的意思。“慊慊”疊用,強調這種不滿足、有所欠缺或感到遺憾的心理狀态。
    • 例證: 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中有“慊慊思歸戀故鄉”之句(《文選·古詩十九首》),這裡的“慊慊”生動描繪了遊子思鄉情切、歸心似箭卻又未能如願的遺憾與不滿足感。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在“慊”字條目下收錄“慊慊”,釋義為“心不滿足貌;憾恨貌”,并引用了上述古詩例證。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在“慊”字釋義中也提到“慊慊”表示“不滿足”。
  2. 滿足、快意的樣子:

    • 此義相對少見,但确實存在。“慊”字本身也有滿足、快意的含義(讀qiè時更常見此義,但古文中有時混用)。“慊慊”疊用可表示心滿意足、舒暢的樣子。
    • 例證: 《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劉盆子投降後,光武帝劉秀待其甚厚,劉盆子“後病失明,賜荥陽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其稅終身。以慊慊終焉。”(《後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這裡的“慊慊”常被解讀為滿足、安適地度過餘生。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在“慊”字條目下也收錄了此義項,釋義為“滿足;快意”,并引用了《後漢書》此例。《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在“慊”字釋義中也列出了“滿足”這一義項。

“慊慊”的核心含義圍繞“滿足感”的兩極:

理解具體語境中的“慊慊”是何種含義,需要結合上下文來判斷。在古典詩文中,尤其是在表達思鄉、懷人、壯志未酬等情感時,多取“不滿足、遺憾”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慊慊”是一個疊詞,其核心含義與内心不滿足、遺憾的狀态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讀音與字形結構

2. 具體含義

3. 文學應用與情感表達

4. 近義詞與辨析

别人正在浏覽...

案牒坳窊白琁踣蹶蟬兒潮銀赤筆書赤龍子春甸吊勉端硯風擋豐犧凫舟幹蘭光盤合擊河庭圜魄回遟見背鲛瞂嬌颦矜念寄載軍方聚螢開差看漏款占澇疏旱溉練行尼買歡買臉綿絡鳴鸾募兵旁告前此千牛備身奇麗奇秘曲奧三寶殿山湫谥法耍兩面派疏絶順權天上挖牆腳危蹇圍魏救趙微隱無量壽無章武裝工作隊象箾顯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