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舟的意思、凫舟的詳細解釋
凫舟的解釋
鴨形的船。《文選·張協<七命>》:“乘鳧舟兮為水嬉,臨芳洲兮拔靈芝。” 李善 注:“ 郭璞 曰:‘舟為鳧形制,今 吳 之青雀舫,此其遺象也。’”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诏詩》之四:“既停龍駕,亦泛鳧舟。” 唐 盧照鄰 《七夕泛舟》詩之二:“風杼秋期至,鳧舟野望開。”
詞語分解
- 凫的解釋 凫 (鳬) ú 水鳥,俗稱“野鴨”,似鴨,雄的頭部綠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遊湖泊中,能飛。 同“浮”。 〔凫茈〕古書上指“荸荠”。 同“洑”。 筆畫數:; 部首:幾; 筆順編號:
- 舟的解釋 舟 ō 船:舟輯。龍舟。輕舟。一葉扁舟。泛舟。同舟共濟。 筆畫數:; 部首: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凫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凫舟(拼音:fú zhōu)指“鴨形的船”,常用于古代詩文描寫水上遊樂或船隻形态。其中“凫”指野鴨,借鴨的流線造型比喻船體設計。
二、出處與引證
- 《文選·張協〈七命〉》
原文提到“乘鳧舟兮為水嬉”,李善注解引用郭璞的說法,稱凫舟形似鴨子,并指出這種船型與“吳之青雀舫”(古代江南的一種華麗船隻)存在淵源。
- 南朝謝朓詩作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诏詩》中“亦泛鳧舟”一句,進一步将凫舟與皇家宴遊場景關聯,體現其作為貴族遊樂工具的功能。
三、結構與象征
- 結構特點:凫舟可能模仿鴨子的流線身形,船頭尖翹、船體圓潤,適合平穩行駛(參考“青雀舫”形制)。
-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常象征閑適雅趣,如唐代盧照鄰《七夕泛舟》以“鳧舟野望開”烘托自然意趣。
四、關聯詞彙
- 成語關聯:與“慚凫企鶴”(自愧不如)等含“凫”字的成語同源,但語義無直接聯繫。
- 近義詞:青雀舫、畫舫(均指裝飾精美的船)。
五、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描述,現代極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船隻類型,可參考《文選》或南朝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凫舟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種具有鳳尾狀船頭的小船,通常用于垂釣或者遊覽。
拆分部首和筆畫:凫(部首:鳥,總筆畫數:7)+ 舟(部首:舟,總筆畫數:6),共計13筆。
凫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在《詩經·王風·凫鹥》中有提及。在繁體字中,凫舟這兩個字的形狀沒有太大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凫舟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似,主要區别是在部分古代字體中舟字頭部多了一個橫捺。
例句:他駕着凫舟在湖中劃行,享受着甯靜和自然的美景。
組詞:湖舟、漁舟、小舟、劃舟。
近義詞:小艇、小船。
反義詞:大船、巨輪。
希望這些信息能為你提供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