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瓿甊的意思、瓿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瓿甊的解釋

小甖。《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 晉 郭璞 注:“瓿甊,小甖。”《方言》第五:“瓿甊,甖也。自 關 而西, 晉 之舊都, 河 汾 之間,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晉書·五行志中》:“ 建興 中, 江 南謡歌曰:‘訇如自坑破,合集持作甒, 揚州 破換敗, 吳興 覆瓿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瓿甊(bù lǒu)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由“瓿”與“甊”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特指古代一種小型的陶制容器。以下從字形、字義及文獻用例角度分述:


一、單字釋義

  1. 瓿(bù)

    《說文解字·瓦部》載:“瓿,甂也”,即小甕。其形制圓口、深腹、圈足,多用于盛酒漿或醬醋。例見《漢書·揚雄傳》“鸱夷滑稽,腹如大瓿”。

    文化引申:因體積較小,後世常以“瓿”喻指學識淺薄或器量狹窄,如“覆瓿”(形容著作無價值)。

  2. 甊(lǒu)

    見于《廣韻·厚韻》:“甊,瓿甊,小罂。”指小口大腹的瓦器,與“瓿”形制相近但略異,多用于儲糧。字形從“瓦”部,強調其陶制屬性。


二、複合詞“瓿甊”的涵義


三、文獻佐證

  1. 《淮南子·說林訓》:

    “狗彘不擇甂瓯而食,偷肥其體而顧臨其死。”高誘注:“甂,瓿甊也。”此處以“瓿甊”代指粗劣食器。

  2. 《本草綱目·土部》:

    李時珍記述陶器分類時提及“瓿甊”為民間貯藥器具,凸顯其日用屬性。


四、字形演變與考古印證


參見:

(biān):扁圓形陶盆;

(yīng):大腹小口的陶瓶。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4. 張岱《陶庵夢憶》(浙江古籍出版社)
  5. 《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瓿甊”是一個由兩個生僻漢字組成的詞語,其具體含義需結合字形和古代文獻分析:

1. 瓿(bù)

2. 甊(lǒu)

組合解析: “瓿甊”連用未見明确古籍出處,推測為同類陶器的并稱,可能指代小型陶制容器,或特定方言中對某類器皿的稱呼。由于兩字均罕見,具體使用需結合語境判斷。

建議: 若該詞出自特定文獻或方言,需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釋義;若無具體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辭源》等工具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翰百裡君播鞉乘乘乘鸾跨鳳程擇扯閑篇齒弊舌存赤楊躭湎對食多種紡缁煩濁狗盜鼠竊構通詭謀核膜歡釋火夾疾将久将無做有角距較準節降開勾考落柯榦鹿蠡鹵煙迷童木屋慕斅目眩神奪能群旁眺皮褐平原居士器府人謀散宕杉闆閃殺搧箱疏匕竦辔襚禮癱倒湯婆子特大號亭落跅弛托地畏讋誤入歧途五酉小百姓消衰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