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鞉的意思、播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鞉的解釋

見“ 播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播鞉”是古代漢語中的專稱,指搖動鞉鼓以節樂的行為。該詞由“播”“鞉”二字構成複合動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播”本義為搖動、傳揚,《說文解字》釋為“布也”,《爾雅·釋诂》注為“揚也”;“鞉”為“鼗”的異體字,《說文解字》載“鞉,遼也,從革兆聲”,特指帶木柄的小鼓,屬周代八音中的革類樂器,形制見于《周禮·春官·小師》鄭玄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二、詳細釋義 “播鞉”專指周代禮樂儀式中搖動鞉鼓的動作,《禮記·王制》載“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将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将之”,其使用場景多與宗廟祭祀、宴飨禮儀相關。搖動時通過鼓側系繩的擺錘自擊鼓面發聲,如《詩經·周頌·有瞽》所述“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東漢鄭玄箋注“鞉,小鼓也”。

三、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尚書·益稷》“下管鞉鼓”句,孔穎達疏證“鞉鼓皆鼓類而小”,清代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引《明堂位》注“鞉,周制也”。現代漢語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34頁收錄此詞項,釋義為“搖鞉鼓,古代奏樂先擊鼗鼓”。

網絡擴展解釋

“播鞉”是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播鼗”,指搖動小鼓的動作,常用于描述古代禮樂活動中的樂器演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搖動小鼓,特指古代樂師使用一種兩旁帶小耳的小鼓(形似撥浪鼓),通過執柄搖動發聲。例如《周禮》記載瞽矇(盲人樂師)的職責包括“播鼗”。

  2. 字形演變

    • “播”:本義為播種,在此引申為“搖動”,如孔安國注《論語》稱“播,搖也”。
    • “鞉”:同“鼗”,指帶柄的小鼓,搖動時兩側小耳擊鼓發聲,俗稱“撥浪鼓”。

二、曆史語境

  1. 禮樂制度
    據《周禮·春官》記載,“播鼗”是瞽矇(盲人樂官)的職責之一,用于節制樂曲節奏,常與柷、敔等禮器配合使用。

  2. 典籍用例

    • 《論語·微子》:“播鼗武入於漢”,指名為“武”的樂師搖鼗歸隱。
    •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也引用此典故:“播鞉的名武,入於漢”。

三、現代應用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類文本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論語》等典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暗中盤算辯逸憋憋焦焦愎谏不相得懲沮畜銳法鏡廢話連篇風績風靡雲蒸分死櫜服公壤共韻罟船鬼爛神焦龜紐海狗海上禾場和雍角立傑出郊墟嗟哉靜辦徑庭景星鳳皇雞犬無驚浚急克勵雷公琴冷眼良機淩波仙子靈椿盟弟甿隸免喪末尼鲇魚驽馬鈆刀潛慮情緣秋賦人己一視任人唯親如坐雲霧山膏聖教守護順水順風铄亮速易歎悔天恩渟滀通韻脫靴仙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