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夾闆船的意思、夾闆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夾闆船的解釋

舊時航海的一種兩層木闆的大帆船。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夾闆船紮船》:“ 高拱乾 《臺灣府志》雲: 荷蘭 船最大,用闆兩層,斲而不削,製極堅厚, 中國 謂之‘夾闆船’。其實圓木為之,非闆也,又多巧思,為帆如蛛網旋盤,八面受風,無往不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他娘未免打了他一頓,他便逃走了,走到夾闆船上去當水手,幾年沒有音信回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夾闆船”是古代航海中使用的一種特殊帆船,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
    夾闆船指舊時航海的一種雙層木闆結構的大帆船,主要用于遠洋航行。其名稱源于船體構造,但實際可能以圓木而非木闆制成()。這種船最早由荷蘭人設計,中國文獻中稱其為“夾闆船”()。

  2. 結構與性能特點

    • 雙層船體:采用兩層木材建造,結構堅固厚實,適合應對複雜海況()。
    • 獨特帆具:帆的設計類似蛛網旋盤,可八面受風,航行靈活順風()。
    • 材料争議:清代文獻指出其實際用圓木而非木闆,名稱可能與實際構造存在差異()。
  3. 曆史與文化背景
    夾闆船在明清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癸巳存稿》記載了荷蘭船隻的引入,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到有人逃至夾闆船當水手,側面反映其作為航海工具的普遍性()。

  4. 其他解釋差異
    個别資料提到夾闆船被引申為成語,形容“不牢固的事物”,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誤用或特定語境下的比喻()。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台灣府志》或清代航海史料獲取更詳細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夾闆船

夾闆船是指利用木闆夾合而成的船體。它由兩片木闆夾合而成,中間填充密封材料,形成船體結構。夾闆船一般用于河湖水域,具有輕便、靈活的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夾闆船的部首是舟(zhōu),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夾闆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是由夾闆和船兩個詞組合而成。夾闆指的是用夾膠方式将兩片薄木闆夾在一起的制品,船則指的是能在水上航行的水上交通工具。

繁體

夾闆船(夾:jiā 闆:bǎn 船:chuán)

古時候漢字寫法

夾闆船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夾版船」,夾和版都是現代漢字中的繁體字。

例句

他們乘坐着夾闆船輕盈地穿行在湖面上。

組詞

1. 夾闆:指用夾膠方式将兩片薄木闆夾在一起的制品。 2. 船體:船的主體部分,用于容納貨物或乘客。 3. 船舶:總稱各種用于水上運輸的船隻。

近義詞

木闆船、片闆船

反義詞

大型船隻、鋼鐵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