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代巡按禦史的别稱。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二司自方伯以至僉憲,稱撫臺曰老先生,稱按院則曰先生大人,其語雖不為雅,而相承傳已久。”《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知縣大喜,正要明日到 盧柟 家去看梅花,不想晚上來人報新按院到任,連夜起身往府,不能如意。”豫劇《卷席筒》:“按院大人到此巡查,若要查出 張四 頂替 張氏 一案,豈不與我大大不利?”
“按院”是明代官職體系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按院”是明代巡按禦史的别稱,拼音為àn yuàn(ㄢˋ ㄩㄢˋ)。該詞由“按察”職能與“院”的官署組合而成,專指代中央派遣至地方巡察的禦史官員。
二、曆史背景與職能 作為中央監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巡按禦史主要負責:
三、語境應用示例
該詞現已不用于現代漢語,主要出現在研究明代官制的曆史文獻中。如需更詳細史料,可查閱《明史·職官志》等權威典籍。
《按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根據規定或者要求進行分類、歸類或者整理的場所。
《按院》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宀”,它的總筆畫數是15。
《按院》是由《按》和《院》兩個字組合而成,它們的來源和意義分别是:
1.《按》:原本意思是按壓、按揭,後來引申為按規定、按照、按照要求的意思。
2.《院》:原本意思是指圍牆、圍住,後來引申為指内部空間、機構或者組織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可以寫作「按院」。
在古代,漢字《按院》的寫法會有些許不同。例如,宋代的《廣韻》中《按》的舊字形是「案」,而明代的《康熙字典》中則寫作「案」。對于《院》一字舊字形也有一些變化。
1. 請将這些文件按院歸類。
2. 考試後,同學們進入不同的按院進行評分和整理。
組詞示例:分類院、整理院、評分院。
近義詞示例:分類室、整理室、評分室。
反義詞示例:混亂無序、不按規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