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蘿圖的意思、蘿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蘿圖的解釋

(1).羅列圖籍。《淮南子·覽冥訓》:“援絶瑞,席蘿圖。” 高誘 注:“羅列圖籍以為席蓐。一説,羅圖車上席也。” 唐 虞世南 《孔子廟堂碑》:“明玉鏡以式九圍,席蘿圖而禦六辯。”

(2).指疆宇。 宋 柳永 《禦街行·聖壽》詞:“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明史·外戚傳·陳公》:“蘿圖肇開,鴻祚峩巍,日照月臨,風行霆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蘿圖,漢語複合詞,本義指以藤蘿紋樣裝飾的圖卷,後引申為道教文化中象征仙境的祥瑞圖譜。該詞最早見于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其中記載天帝以"蘿圖秘篆"授與黃帝,象征天授治國之道(來源:道藏數據庫)。從構詞角度分析:"蘿"指女蘿等蔓生植物,《說文解字》釋作"莪也",在古典文獻中常喻指隱士高潔品格;"圖"在《康熙字典》中釋義為"計畫也,摹寫也",二者組合形成具有神秘意象的專有名詞。

在文化内涵層面,蘿圖承載三重象征:其一代表道教宇宙觀,《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載其"包羅萬象",暗合河圖洛書的哲學體系(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其二作為祭祀禮器紋樣,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醮筵雲鶴圖》中可見以蘿紋裝飾的法器圖案;其三在文學創作中,李白《贈嵩山焦煉師》"蘿圖凝秘篆"句,将之喻指修仙悟道的媒介。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出現于傳統文化研究及考古報告中,特指帶有藤蔓紋飾的古代帛畫或法器圖譜。

網絡擴展解釋

“蘿圖”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luó tú,其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羅列圖籍
    該釋義源于古代文獻,指将圖冊、典籍等有序陳列。例如《淮南子·覽冥訓》中提到“援絶瑞,席蘿圖”,高誘注解釋為“羅列圖籍以為席蓐”。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也用到“席蘿圖而禦六辯”,均體現此意。

  2. 指疆域、國土
    此用法多見于文學作品中,用以象征國家的版圖或統治範圍。如宋代柳永《禦街行·聖壽》中寫“椿齡無盡,蘿圖有慶”,《明史·外戚傳》也有“蘿圖肇開,鴻祚峩巍”的描述。

綜合說明

如需深入了解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淮南子》《明史》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腹班姬襃歎八所港兵饷才卿晨爨掁撥愁情揣微楚嶂刺詈促數雕玉雙聯地坼頂冕定謀逗落樊籠繁緑沸河風胡幅面革情官賞貴宦含畜河龍狐裘金銀花今韻疾置巨型空山岚霧亮直立斷馬寶馬海毛媚氣猛利鳴毂憫憫膩香叛逆者辟寒金溥洽傾頹區區之衆聖圖審觀霜女説家橦棚退潰磑輪璺拆陷覆謝拙